恢复高考就像在中国大地上爆炸了原子弹

2017-06-07 10:40:01 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40年前,40岁的他走进教育部高校招生会,和邓小平走进了同一场历史转折中。恢复高考的文件经他之手起草,经邓小平之手一锤定音,在那个特殊年份里,成为冬天的第一声春雷。

1496803446903554.jpg

“考完高考,脸都瘦了一圈”

1977年的招生会争论的是要不要恢复,至于要不要考试根本没讨论,1978年的招生会才补上,争论的结果,确定要考,而且要全国统考。

1978年还有一个细微但重要的变化:考生能知道分数了。今天不能想象吧?但以前,分数是绝密的,不让你知道。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成绩好的有可能被“走后门”挤掉。邓小平知道后,1978年3月8日明确给了一个指示:以后要公布高考成绩,“这是堵后门的最好办法”。

恢复高考后,题型延续了科举以来的帖经(填空)、墨义(简答)、策论(论述)等,以主观题为主;评卷也有主观因素,评卷老师的喜好对分数影响很大。有一天,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学生谢小庆跑来找我,说注意到高考作文评分误差很大,想立个课题,问我要29个省的作文试卷做研究。我觉得这是件好事,就一口答应了。那学生还真研究出了东西:判卷主观喜好对同一篇作文的影响,高低分相差达29分。后来这课题得了北师大和北京市的特等奖,也引起了教育部领导的重视。从此有了规定:每份试卷至少两人同评,分差大则送阅卷组长处评,再有分歧则小组集体讨论评分。

评分标准化了,考题也得标准化。中国没经验,就去美国学。1982年我们到了美国,一看卷子上的选择题,没见过,真新奇!更新奇的是有种机器,选择题的答案从这边进去,从另一边出来时就判完了,一小时能处理6000份试卷。我们就像小孩子趴在收音机前看里面有没有人一样,真想趴在机器上,看里面到底有什么。1985年,我们启动标准化命题试点,从此选择题成为重要题型;命题质量也稳定了,不再一年难一年易。

“杨主任,你把阶级感情都收没了”

1987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因为考试中心成立了。

02.jpg

1987年考试中心成立初,杨学为在玉泉路30号办公地址门前留影。(杨学为供图)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我们去美国学习时,他们就说,考试这事还是从你们老祖宗那学来的呢!中国几千年组织考试的窍门就是:一个专门的机构,一批有经验的人。但废除科举后没有了。恢复高考后,命题归教育部计划司招生处负责。

1982年,处长的孩子高考,需要避嫌,我就被指派去负责命题工作。命题老师中午把试卷送到保密室,就去吃饭了,谁来看着?只能是我。我待在保密室里,突然有些害怕:如果现在来个小偷,把玻璃一砸,我是去追小偷呢,还是留下来看卷子呢?如果追小偷,有人趁机把卷子偷走了怎么办?要是留下来看卷子,小偷跑了去哪找?真是一团乱麻。

创办考试中心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1987年,考试中心成立,17个人,4个处室,一个命题处,一个考务处,一个科研处,还有一个办公室,就在北京十一学校的宿舍楼里开工了。

白手起家的摊子,最现实的难题就是缺经费。于是我和几名同事一合计,想自收自支,向参加高考的学生收点钱。一开始大家思想转不过来:高考是国家大事,国家不给钱,还要收钱?各省也不理解,有个省的招办主任甚至打来电话:“杨主任,你把阶级感情都收没了!”我们只能到处做工作,过了三四年,各省愿意配合了,情况逐渐好转,考试中心最难的时候才熬过去。

既然有了考试中心,就要为大家提供一个科学的、好的高考。我给每科设立了一个学科秘书,他负责在全国物色命题老师,这些老师第一人品要好,第二学科要精,通常哪个大学哪个系比较出色,就去哪物色,一年一科召集十来个命题老师,哪个水平高、表现好、出题水准稳定,明年还请他。这个高考命题制度,就固定下来了。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