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内陆核电”之续问

2017-03-17 08:16:44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3月5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努尔·白克力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重申“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十三五'期间,没有内陆核电要开工的任何决策层面的意见。”

  2.全世界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尚未得到实践检验,现在就断言“核事故会封闭在厂区以内、封闭在反应堆以内”,为时尚早。所谓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一直被宣传为“具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后果的工程设施,从而显著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然而,“实践”才是判定核电安全与否的最重要标准,因为核电技术创新风险很大,“技术先进并不代表更可靠和更安全,必须从若干实验试点开始,经过若干年实践证明后才能推广”,这是国际核电界早已形成的共识。

  而目前全世界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都未建成投产。我国拟议中的湘鄂赣等内陆厂址拟采用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西屋AP1000,以AP1000为代表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在全世界都未经实践检验,并且在现实中问题和麻烦不断,所以目前就断定“核电技术已经是第三代,安全性有了更大的提升,一旦出现核事故会封闭在厂区以内,封闭在反应堆以内,这为核能的发展又上了一把安全锁”,还为时过早。

  鉴于目前全世界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在首堆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麻烦,我国核电建设切勿急躁冒进,一定要遵循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律、稳扎稳打,所有新的三代核电技术应“经过至少一年以上的实际运行检验、并把经验反馈到设计修改、重新评估”之后再考虑开工新的核电项目,绝不能把一些重大问题和潜在隐患扩大到产业化发展阶段。更不能拿长江流域、渤海湾等战略敏感地带当作新核电技术的试验地。

  正因为“内陆核电是否上马”事关重大,中央对此一直慎之又慎。中央领导每次谈及核电都必然强调“确保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一些二选一甚至多选一的‘两难’‘多难’问题,要科学论证,比较优选”。此外,中央领导同志还对核电建设提出了“必须绝对保证安全、绝不允许有任何失误”的要求。这些重要指示都应在“内陆核电研究论证”中贯彻落实,尤其不能把中央对核电“确保安全”的方针要求曲解、异化成“相对安全”“安全性又提高了多少倍、事故概率极小”等等。

  对于那些认为“内陆能源需求不断提升,所以内陆核电势在必行”的观点,笔者在《中国经济周刊》(第8期)刚刚发表的《推进“能源革命”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文中已做出回答:目前我国川滇两省和三北地区每年白白扔掉的清洁电力(弃水、弃风、弃光)已高达1300亿度,相当于18个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每年大约产生500吨乏燃料)的年发电贡献。当前川滇两省惊人的弃水电力就近送到湘鄂赣等省区,既能大大降低电力成本,又不必去冒长江核泄漏之万劫不复的巨大风险。

p87 《内陆核电能否重启,十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中国经济周刊》2015 年第39 期

《内陆核电能否重启,十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中国经济周刊》2015年第39期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