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讲述中国政坛10年变迁

2016-03-28 13:47:35 环球人物
分享:

过去十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认可了中国在世界几乎所有问题上的重要性。西方媒体的一个主要错误是认为中国的问题是中国故事的主要部分,而事实上,中国的真实故事要复杂得多。

  库恩决定,按照习近平的建议到中国各地多看看。他和朱亚当去了许多省市,这一过程大大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后来在撰写《中国领导人是如何思考的》时,库恩也将这种横向考察和纵向思考融入其中。他说,自己在中国目睹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惊人的转变:中国从廉价产品生产者,到参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科学、文化、政治、全球治理,迅速地改变其地位,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2009年1月11日,库恩携其刚刚出版的著作《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在上海书城7楼举行读者见面会。

  在库恩眼里,中国最明显的变化是经济。“中国的经济增长令人惊叹,戏剧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与此同时,中国民众的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加开放、自信、成熟。

  “复杂”,是库恩用来形容中国的词汇。伴随着发展奇迹,中国也出现社会不公、污染、腐败等问题。这些,被库恩称为“丰富而复杂的当代中国故事的一部分”,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一个问题,可能另一个问题又变得严重。你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只盯着眼下的情况,而要看长期趋势。”

  另一个词是“多样化”。他这样向《环球人物》记者解释:“多样化有很多类型,比较明显的是东西部的差别,都市和乡村的差别。我在北京、上海等中国的发达地区看到的基础设施是世界一流的。而当我去云南、甘肃等贫困地区的乡村,那里几乎什么都没有。这是一种多样化。另一种多样化是中国不同人群的不同思考方式。实业界、文化界、科技界、劳工群体,各有各的利益,都希望争取资源,扩大自己的利益。这种竞争对社会来说是件好事。鉴于这种多样化,中国领导人强调,各地寻求增长一定要实事求是,立足于地方的现实和地方的条件。在一项新的政策广泛推行之前,要在基层进行深入的试验,获得经验并进行分析。”

  官场的风气在改变

  在中国各地,库恩接触了数以百计的政府官员,其中既有北京的高层,也有几乎每个省乃至地方一级的官员,比如安徽、云南等省的乡镇干部。他相信,自己与大部分中国官员建立了互信。他说所谓信任,不是告诉对方他想听到的,而是告诉对方真实的东西,并希望给予对方帮助。“这就是真朋友的意义,我希望做中国的真朋友。大部分中国官员确实关注民众利益,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坦率交流,直言相告。”

  2013年4月7日,库恩在海南省琼海市出席活动。

  《环球人物》记者问库恩:“中美两国选择官员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强调的是从基层干起,逐级提拔。美国则采用选举制度。两种体系各自有什么优劣吗?”库恩说:“中国体系通过对官员的基层历练和层层选拔产生高层领导,长期来看可以确保政策的一致性。西方体系的优势是开放、透明的竞选,政府三个分支的监督和平衡,以及独立的媒体。一个体系的优势正是另一个体系的劣势。西方体系通过竞选取得正当性,中国体系通过历史选择和经济发展而取得正当性。”

  在库恩眼里,中国官员的总体素质,即个人资质、专业培训和政治经验等条件,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多数中国官员的共同点是,他们对所负责的地区情况很了解,掌握详细的基层数据和具体的现实状况。我的专业背景是自然科学,所以对技术细节非常关注。”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