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我的人生是屡败屡胜
2016-03-25 09:18:39 《环球人物》杂志人要是一辈子老是一帆风顺的,还有什么可写的,还有什么精神头啊?我老跟别人开玩笑说,爱情写得好的,不是失恋的,就是被人给拆了的,要不就是心爱的人夭折的,都是这样的。
2012年10月23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登高望远。
人物简介
王蒙,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1953年开始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极大反响。赴新疆,曾在伊犁地区农村劳动多年,并曾任自治区文联编辑、维吾尔语翻译。1979年调回北京。
2015年年底的一天,寓所的客厅里,81岁的王蒙先生一如既往地爽朗、健谈。他背对着窗户,清晨的暖阳同他瓷实的嗓音一起洒在《环球人物》记者身上。他聊起他的2015年,谈笑中,访客如沐春风。
《环球人物》记者从2009年接触王蒙先生,7年来,跟他打过多次交道,持续地阅读他的著作,也在媒体上关注他的行踪。他给记者的感觉始终是一位儒者。
经历会塑造一个人的气质。1953年,19岁的王蒙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被划为“右派”;1963年至1978年在新疆伊犁伊宁市伊宁县下属的巴彦岱镇巴彦岱公社二大队生活工作;1986年担任文化部部长。
他以作家面世,发配边疆,又身经仕途;他一辈子放不下手中的笔,关怀的始终是人;他有学者求真的精神,又有士大夫入世的担当;他智慧而不精明,豁达而不迂阔;他推崇阿瑟·米勒,也赞扬王朔“撕破了一些伪崇高的假面……绝对没有洋八股党八股与书生气”;他格物致知,在事上磨;他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他的面容总是透露出一种乐观的力量。在王蒙身上,《环球人物》记者看到了儒家的理想人格,内心顿生一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勇气和希望。
岁数不小,还挺欢实的
《环球人物》:又见到您了,真开心。2015年您推出了新的文学作品,去了很多地方,参加了很多文化活动,看到您这么活跃,精力充沛,作为晚辈,我越发佩服,也感到高兴!我了解的还是很有限,请您谈谈您的2015年吧。
王蒙:哈哈,这一年确实挺充实的。一个中篇,两个短篇,阴差阳错,全都在2015年4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仉仉》,《上海文学》上发表的中篇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都榜上有名。8月宣布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茅盾文学奖,我虽然年事已高,也热闹一下。
2015年第一季度我还出版了关于论语的《天下归仁》。过去写老庄,有人认为我信奉老庄,其实也不是,是因为兴趣。《天下归仁》这本书我还是下了功夫,在一次部级领导讲坛上,我还作了题为《斯文的优胜》的报告,谈孔孟之道。
还有,因为我在新疆待过,对新疆比较熟悉,比较了解,所以也常参加有关新疆的活动。2015年11月份,咱们的文化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外交部下属的新世界出版社合办了一个交流活动,我跟库尔班江(摄影家,《我从新疆来》作者)去了埃及、土耳其。这两个国家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比较多,他们对新疆比较有兴趣。我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表述了我们清醒、坚决、和平、友善的态度。
2015年我还去台湾参加两岸交流笔会,去了阳明山、佛光山、金门。还去参加澳门大学的活动,各地的讲课活动也非常多。
我年龄不小了,可是我还挺欢实的。
2015年,我还看了很多书,长了很多知识,我给你报一下书单。
一个是《王明年谱》。一个是《阎明复回忆录》,谈中苏关系比较多。一个是《国之大臣》,讲清朝嘉庆和道光年间的政治,内容也特别有意思。还有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 《纯真博物馆》,德国作家尼克·巴科夫写的《忧郁星期天》,迟子建的《群山之巅》……
还有2015年1月,新年一过,坐三沙一号,去三沙市、永兴岛,被聘为三沙市人民政府的顾问,1987年我第一次去那里,时隔28年。
我这一年过得非常充实。我深深体会到,人这劲儿得提着,气可鼓而不可泄,否则身体会慢慢往负面发展。该读的书还得读,该干的事就要干,该说的话还要说,该写的文章还要写,要有这么一个精神还挺好。
《环球人物》:用流行话说,您算是“人生的赢家”。
王蒙:人生赢家?是呀,哈哈……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个说法,有一种人百战百胜,我绝对做不到,还有一种,屡战屡败,我也不想,我是什么呢?屡败屡胜,从败的过程引出一个胜的结果来。比如说,我在政治运动中落水,去新疆,但正是去新疆给我带来这么多正面东西,包括这次的茅盾文学奖,包括学习维吾尔语。败一次给我好多收获。
很多年前,吉林话剧团有一台戏《田野》,里面有几个长寿老人。别人问:你们长寿的经验是什么?他们回答:长寿的经验,就是按毛主席教导,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闲不忙时吃半干半稀。后来我就说,你们说的是毛主席语录吗,毛主席是这么说的吗?他们说,忙时吃干,闲时吃稀,这是毛主席说的,不闲不忙时吃半干半稀,是这帮王八蛋自己编的。我很喜欢这话,很有人生况味。回忆我这一生,我就是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闲不忙时吃半干半稀。绝吧?北京话说您起码儿混个水饱。
《环球人物》:这里面其实也能看出您的一种心态,不是所有人都能把失败转化为成功的。
王蒙:任何失败都给你提供一个机遇,起码能多看书。这一段没有那么多事找你了,你可以多接近群众,尤其对于写作人来说,所谓失败——不是,咱们不要说失败,曲折吧,它提供给你的资源,比一帆风顺给你提供的资源还宝贵。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