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戏外也在撕 作者和片方打官司
2015-12-09 08:06:20 中国经济周刊不少人士猜测,双方在大剧开播前如此“大打出手”,根本还是看中其后续的衍生产业链,那么,《芈月传》后续能够有多大的开发空间?
IP利益链争夺不能“杀鸡取卵”
不少人士猜测,双方在大剧开播前如此“大打出手”,根本还是看中其后续的衍生产业链,那么,《芈月传》后续能够有多大的开发空间?记者采访了解后发现,当下热播电视剧后续商业价值的开发往往并没有很大的空间。
《芈月传》 制作人曹平( 左)、导演郑晓龙( 中)、总编剧王小平
程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国际上,一个好的IP(知识产权)的后续开发链条确实可以很长,但是在确定一个好IP时,好莱坞要从其艺术风格、故事情节、普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去判断,而国内的做法逻辑是粉丝数量够了那么改编之后应该不会太差。
他表示,在确立优质IP之后,国际经验是进行商业定位和跨媒介互动设计。“国内现在在判定好IP的标准和经验上比较弱,而商业定位和跨媒介互动设计更是缺乏经验。”他说。此外,程震还认为,动画和漫画等具备视觉形象的作品更有可能成为好的IP,而网剧相对于电视剧来说更容易改编,“电视剧跨媒介转换比较难,初期也缺乏规划。”程震说。
许燊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国内的现状是有很多在细分市场热门的IP,鲜有具国际影响力、有深度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可以挖掘的所谓大IP,而一些热门IP也因为各种原因,开发不甚理想。在他看来,《芈月传》在刚刚发表万字不到就被制作方买去,限制发表,也阻断了作品接受市场检验的机会。一些从业者短视且急功近利,导致很多好的IP没有得到更好的孵化和开发。(记者 何方竹)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