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库存”基调已定 楼市有何变局?
2015-12-03 08:15:05 中国经济周刊我国居住面积分布不均衡,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下,若要将这一水平提高到人均30平方米,则需新建37.5亿平方米。
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11月1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总理李克强强调要“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等消费”。紧接着的11月1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赴江苏等地考察时,再次强调“化解房地产库存”的问题。
连日来,中央高层密集对于房地产“去库存”表态,引发各界热议。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市场政策再次释放调整信号,意味着去库存仍将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重点。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对记者表示:“201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明显进入了增速的换挡期,未来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库存有多严重?
国家统计局11月公布的今年1—10月房地产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632万平方米,比9月末增加21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1180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
“目前一些地方过高的库存是前些年过量开发的结果,其源头是一些地方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和一些城市将城镇化变成了造城行动,还与一些城市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人口聚集能力不足、居民支付能力不足关系很大。” 朱中一告诉记者。
房地产库存的持续高位直接影响到了房地产投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880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增速比 1—9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认为,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房地产开发投资很可能将出现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GDP,为经济增长蒙上了一层阴影。
“去库存”基调已定,从哪儿入手?
控制土地供应、引导库存化解、释放政策红利
针对此次中央对楼市去库存的密集表态,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相关财政、货币等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已有的相关政策将继续强化。可以看到,明年棚户区改造仍以货币补偿安置为主,将成为楼市去库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为了拉动住房消费,今年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包括降息、公积金政策调整、下调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松绑外资进入中国楼市等。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明年地产政策将继续宽松,“中央强调去库存,估计政策层面还会继续放。”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