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去库存”基调已定 楼市有何变局?

2015-12-03 08:15:05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我国居住面积分布不均衡,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下,若要将这一水平提高到人均30平方米,则需新建37.5亿平方米。

  朱中一认为,面对当前房地产库存形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首先应主动控制土地供应,包括减少城市综合体、商业的土地供应;对已批出去的土地,要引导企业调整土地用途;对正在开发建设的项目,允许企业根据市场的情况调整开发节奏,调整户型结构。

  “对已经形成的库存,加大去库存的力度。对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扩大货币化安置的比例,尽量让居民在市场上购买和租赁商品房。”朱中一表示,还应调整保障房的实现方式,健全公共住房租赁补贴机制,保障房的房源以盘活存量房为主;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允许机构和个人投资购房从事住房租赁经营;继续实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税收政策,支持居民自住性和合理改善性的购房需求;进一步发挥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支持。

  “此外,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依法有偿转让和抵押贷款的试点等,可以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在城镇购房和租房,释放改革政策红利,助力化解商品房库存。”朱中一说。

  房企如何应对?

  除了住宅,还要积极发展产业园区、旅游地产、老年住区等

  尽管业内普遍认为,房企面临着极大的“去库存”压力,但部分房企的布局依然值得玩味。

  “我国居住面积分布不均衡,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下,若要将这一水平提高到人均30平方米,则需新建37.5亿平方米。” 新城控股集团副总裁欧阳捷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2015年初,新城控股提出了“加速奔跑”的发展理念。在土地收购方面,新城控股势头非常强劲。公开资料显示,仅10月,新城控股在上海、南京市及苏州共获得4幅地块,总地价款共计38.23亿元。而1—10月,公司累计获取地块已近30幅,累计投入超百亿。

  欧阳捷认为,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去库存周期,而去库存的主力是我国体量巨大的在建施工面积。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认为,新增城镇人口将带来住房需求结构性变化,中长期房地产市场环境正在孕育变化,自住性需求仍将长期稳定地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房地产企业应对新形势下人口变化提出新要求。

  “房地产行业作为为各行各业提供生产、作业、工作场所和为居民实现住有所居的重要行业,除了继续按照各地住房发展规划引导按真实需求发展住宅产业外,还要积极发展产业园区地产、旅游地产、

  老年住区、众创空间等房地产业态,适应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 朱中一表示。(记者 徐豪 谢玮)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