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传说:巴菲特收益率不及其1/4
2015-11-20 08:22:05 国际金融报18岁入行,四年资产过千万,而立年转战上海滩,生意愈隆,产品年化收益率近200%,股神之称响彻业内。22年投资生涯,以“涨停敢死队”之称勇冠业内,以“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再引广泛关注。
辉煌给人看,苦痛自己品。
徐翔的投资传说与发家史,非个案。管金生、唐万新、张少鸿、吕梁……,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不断开放的30多年间,一个又一个资本大佬,轰轰烈烈地来,轰轰烈烈地走。这是个人的命运悲歌,也是制度不断完善的代价。
在前往宁波的高速公路上,当看到前方数辆警车横挡时,徐翔明白,自己22年投资生涯戛然而止了。
新华社发布消息:“从公安部获悉,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徐翔等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股市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其行为涉嫌违法犯罪”。
18岁入行,四年资产过千万,而立年转战上海滩,生意愈隆,产品年化收益率近200%,股神之称响彻业内。22年投资生涯,以“涨停敢死队”之称勇冠业内,以“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再引广泛关注。
在财富增长的时代里,因其骄人业绩,徐翔在业界划出了一个惊叹号,因其突然被调查,徐翔留给市场一连串问号。
总总这些,因其生性低调,皆成为传说。
18岁VS 22年
高中毕业,弃学,入股市,开启投资生涯。22年间,徐翔及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投资佳绩
1993年,18岁的徐翔放弃高考,带着父母给的几万元本钱进入股票市场。“那个时候,宁波老百姓家里有几万元很正常,而且家里就我一个小孩。”这是徐翔少数几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出来的经历。
决断中透露出来的胆识,是其日后登上“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的必备素质。
夹在银行取款机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破旧四层小楼,灰色的外观和深棕为主的内饰非常不起眼,但却与众多“妖股”、龙虎榜席位如影随形的宁波“解放南”营业部,是徐翔作为“私募一哥”发迹的地方,在这里徐翔一坐就是12年。
这期间,徐翔与几个以短线擅长的朋友,因投资风格彪悍,被市场冠以“宁波涨停板敢死队”(下称“敢死队”)的称号。何为“彪悍”?被“敢死队”选中的股票,大起大落,短期收益惊人,且大多为题材股。
名气渐响,徐翔开始为外界注意,特别是其在营业部的仓位、持股,一旦现身龙虎榜,市场便跟风投资。徐翔对此颇为苦恼,“很希望阳光私募能争取到机构席位,摆脱跟风者。”
2005年,徐翔将根据地从宁波迁至上海,彼时,正是一轮牛市,6124点的高位至今无法逾越。借助这一波牛市,徐翔低调赚钱,谋划成立“泽熙”。
2009年,泽熙投资成立。自此,徐翔“高调做事”,经六年发展,泽熙投资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百亿元。
根据官网信息,泽熙投资旗下共有7只产品,分别是正在运行的泽熙1期-5期和泽熙增煦定增二期,以及已经结束的泽熙增煦定增一期。
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显示,泽熙3期和泽熙1期今年以来收益占据行业前两名,分别达到了362.65%和302.57%,泽熙4期、5期的收益率分别为198.48%、175.33%。泽熙3期的净值从2010年7月的1元,涨到现在接近41元,即5年前你拿1块钱买入泽熙基金,5年后变成41元,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200%。
200% VS 20%
泽熙投资的产品年华收益率是巴菲特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的10倍,私募圈同行总结:天赋、勤奋、胆识是徐翔投资风格形成的重要品质
200%意味着什么?
对比一下“股神”巴菲特,巴菲特5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只有1976年超过了50%,不及徐翔产品年化收益率的1/4 。
徐翔是如何做到的?
除了高中毕业就毅然入市的胆识之外,记者与众多熟悉徐翔的私募人士交流中,被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天赋”和“勤奋”。
“交易心理是资本市场最难把握的东西,徐翔对交易心理的娴熟运用非常人所能及。”上海一家私募基金高管告诉记者。
曾在泽熙投资工作过三年,现任中泰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助理叶展撰文描述的徐翔,是勤奋的“代言人”。
“通常情况下,他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一早,泽熙开始晨会,每位研究员汇报市场信息和公司情况,开盘后进入交易室,交易时间绝不离开盘面,中午一般与卖方研究员共进午餐,下午继续交易,收盘后又是一到两场路演,晚上复盘和研究股票。”叶展回忆,“他每天研究股市超过12小时,几乎没有娱乐和其他爱好,据我所知,这种习惯已经持续了20多年。毫无疑问,徐翔是我见过的最为勤奋和专注的投资人,没有之一。”
虽然名气很响,但徐翔做人却非常低调,他从不在公开场合发声,极少接受媒体采访,更不允许拍照。在一份据说是徐翔和程定华的录音中,徐翔南方口音较重,平翘舌不分,话极少,大多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提问,逻辑极为清晰,发言全是不断的反问、追问。这是外界第一次零距离感受到了“一哥”。不过,谈话录音传出后,泽熙投资则迅速退出了安信证券的交易席位。
徐翔对自己的投资经验描述颇为轻描淡写:“我学习股票,看书,听券商培训,也看国外投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宏观经济,也懂一点。”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