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张爱玲:李鸿章曾外孙女,家族故事成小说材料

2015-11-17 09:12:30 国家人文历史
分享:

张爱玲选择不当母亲,其中也有经济考量,她在散文《造人》里探讨过人们为何要生孩子,称“小孩是从生命的泉源里分出来的一点新的力量,所以可敬,可怖”,而“造人是危险的工作。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迫处于神的地位”。

  父母离异,亲情离散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是典型的遗少。当年寡母旁无依靠,望子成龙,致力于闭门教子,“背不出书,打!罚跪”。“我父亲一辈子绕室吟哦,背诵如流,滔滔不绝一气到底,末了拖长腔一唱三叹地作结。沉默着走了没一两丈远,又开始背另一篇  我听着觉得心酸,因为毫无用处。”他在天津铁路局短暂做过英文秘书——李鸿章要求子侄们都要学习外文和洋务,此后就赋闲在家,抽起了鸦片、嫖妓、娶姨太太。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与他的矛盾很快爆发。黄逸梵也出身名门,祖父黄翼升祖籍长沙,跟随曾国藩湘军征战太平军,官至长江水师提督。她是那一代的新女性,缠过脚,却深受五四新思想的影响,敢想敢做,“是个学校迷”。她说自己的婚姻“为了门第葬送了她一生”。张爱玲4岁时,黄逸梵便借口小姑张茂渊出国留学需要女伴监护,于是同去英国,上美术学校,“画油画,跟徐悲鸿、蒋碧微、常书鸿都熟识”,“踏着这双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她在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至少比我姑姑滑得好”。

1447723026741341.jpg

  张爱玲父亲张志沂(右)童年时与妹妹、他们的异母长兄张志潜合影

  张志沂一度因毒瘾深重而差点丧生,“离死很近了  我很害怕了”。逃过一劫的他打算振作,承诺戒鸦片,遣走了姨太太,黄逸梵回国过了几年孩子们眼中童话般的家庭生活,但丈夫故态复萌,还想花完妻子的钱就此将她禁锢在国内,这场婚姻于1930年最终破裂。张爱玲和弟弟被判给父亲抚养。

  1934年,张爱玲有了一位继母。父亲第二次结婚的对象是民国政府前总理孙宝琦之女孙用蕃,当时年纪也不小了有36岁。孙用蕃是陆小曼的好友,婚后床头挂着陆小曼画的油画瓶花,她们都有阿芙蓉癖。父亲和继母婚后经常在榻上一同吞云吐雾。

6405.jpg

  童年时的张爱玲(左)与弟弟张子静在一起

  张爱玲对于母亲抱有特殊的感情,“我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的母亲的。她是个美丽敏感的女人  在孩子的眼里她是辽远而神秘的。”最初的童年记忆之一就是看母亲在镜子前梳头,想着自己赶紧长大,就能梳爱司头穿高跟鞋了。

  黄逸梵讲究穿着,酷爱剪裁,经常自己动手做衣服,这一特点直接遗传给了女儿。40年代张爱玲成名时,她奇装炫人的爱好和她的文名一样有名。所以当初继母带来一箱自己的旧衣服送张爱玲,强调“料子都很好的”,只会让十四五岁青春期的少女难堪发窘,担心被贵族女校的同学取笑,“有些领口都磨破了”;而穿着一件颜色像碎牛肉的旗袍,“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  她后来自言,“因为后母赠衣造成一种特殊的心理,以至于后来一度clothes-crazy(衣服狂)。”母亲喜欢艺术尤其是绘画,张爱玲也颇有天分,“生平第一次赚钱,是在中学时代,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报馆里给了我五块钱  ”后来出书自己设计绘制过封面、插图,更别提她用字遣词中那种色彩的敏锐感。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