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双11”7年之痒:挤破头也上,何苦?

2015-11-11 07:56:58 国际金融报
分享:

在互联网时代,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一直以来,互联网上的身份验证是一个难题,这在金融服务方面表现最为明显。此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更多会倾向于收集实名可控的用户信息。

  今年的“双11”购物节,“导演”依然是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前被观众称为“猫”和“狗”,今年他们主动改名为“鸭”和“鸡”;“主演”还是店家和店客;今年多了两个“龙套演员”——湖南卫视和CCTV3;“戏码”恒久不变——“打折打折再打折,一直把腰都打折”;“票房”还会延续高增长态势;“影评”主基调估计也不会变——“包裹爆仓、投诉率激增、退货量激增,有关部门能不能管管。”

  这就是走到第7个年头的“双11”购物节——“有些痒,但是好像离不掉”。


柏可林 摄

  为了两天后的“双11”购物节,王希和刘小小都很忙。

  “我已经有16个快递在来的路上了,‘双11’过后,大概会翻倍。”85后的王希早早开始备战即将到来的“双11”,列出了一份详细而冗长的采购清单,分期分批地执行采购计划。“有些商家已经开始了优惠活动,为了避免货运高峰,可以提前下单;有的必须11月11日零点抢购,这类商品折扣最大,但是必须熬夜蹲守。”

  刘小小是一家大型玩具企业的电商负责人,“10月8日开始投入‘双11’项目,每个周末都加班,有时在单位,有时把工作电脑带回家,晚上十点多接‘小二’的电话是常有的事。”

  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了备战今年“双11”购物节,商家、消费者、管理层、物流企业、娱乐业各尽其职,各显神通,只为零点钟声敲响后的86400秒。

  挤破头也上,何苦?

  互联网业态一直强调流量为王,“双11”的优惠可以看成是品牌或平台的一种推广成本

  今年天猫“双11”第一单,通过盛大的仪式感,于10月13日下午,被阿里巴巴总裁马云以38888元的价格,现场扫码拍下。阿里巴巴CEO张勇公布了今年“双11”的三大重头戏:主场放在北京;全球化(包括全球买和全球卖);联合湖南卫视举办“双11”倒计时晚会。

  “马云打电话过来,好像是把一个天大的好事儿给我了。”导演冯小刚向媒体解释执导“双11”晚会的内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非常新的商业模式,“我为了不掉队,参与到‘双11’晚会,很有意义。”

  台上的秀越华丽,台下的准备就必须越充分。国庆假期一过,电商平台上的商户开始全力备战。各类预售、密令红包、购物券、分期免息、定金膨胀等营销手段已全面展开,阿里、腾讯、京东、当当等平台日夜兼程,只等发令枪响。

  “这是一场非常现实的‘鼠标与鼠标的竞争’。”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负责人张斌娜告诉记者,“他们的备战从7月就开始了,一些货品的准备甚至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做了规划。”

  这个活动对品牌有多大的影响呢?

  “探路者天猫店‘双11’交易量可以占到该品牌天猫店全年交易量的30%-35%。”据张斌娜透露。

  手机类目,竞争更为激烈。刚刚过去的10月,多家手机商发布新品,其中华为、小米、中兴等准备在“双11”大展拳脚。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小米和华为是“双11”天猫单店销售额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名,销售额分别为15.6亿元和6.8亿元。

  为什么商家们挤破头也要上“双11”呢?

  翼龙贷市场总监史庆伟告诉记者,互联网业态一直强调流量为王,“双11”的优惠可以看成是一种推广成本,“比如平台在‘双11’前会推出比平时收益较高的标的,平台补贴的那部分就可以作为推广成本来看,这是一种最为有效并且通行的推广方式。”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