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可刷——
层出不穷到新行业
除了打车软件和外卖网站,还有哪些可以刷?不看不知道,记者一调查,发现几乎随处都有“可刷之机”。
当前,外卖、洗衣、配眼镜、健身、送货等行业都已渗透O2O概念,除了仍存在企业借“伪需求”捞钱,更多的则是无处不在的刷单群体。
随着教育机构纷纷入驻O2O平台,家教O2O刷单也开始悄然风行。
提到“家教O2O”,最火的词便是“颠覆”。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传统行业不断被互联网“革命”,家教O2O更打出“去中介”和“高额补贴”的旗号欲将行业洗牌,资本市场也因此纷纷涌向家教O2O。
但据近一年来记者观察,家教O2O的表现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好,其市场认可度并不高,存在用户缺失、盈利模式不明确、经营策略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家教O2O未来发展似乎已命悬一线。
日前,轻轻家教创始人胡国志在朋友圈晒出截图,爆出与某操作刷单的服务商的聊天记录,该服务商表示,在某家教O2O刷单,可以拿到30%补贴。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对于家教刷单,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平台授意的刷单,交易量靠前的机构获得好的展示位,目的是增加平台交易量,做出好看的数据。另一种则是个别人抓住家教O2O为了向老师端推广而发放补贴的时机,大肆刷单套取补贴获利。
“我们没赶上最开始那一拨,那一拨的力度更大,上述平台一开始的政策是,每达成十万元成交量,可以拿到一千元补贴。”说到此处,一位家教机构负责人略显遗憾。其实,这样的补贴力度相比某些家教O2O机构的甚至不值一提。
显然,补贴是促使机构或老师自发刷单的最直接原因。该负责人表示,在与其他行业内朋友的交流中得知,有的家教O2O平台补贴力度很大,可以达到成交额的40%,类似这样的政策直接催生了个体自发的刷单行为。
“听一位老师说,有人在某家教O2O平台上刷单,两个月刷了40万,这样就能获得16万的补贴收入。在描述过程中,他把此行为和炒股、期货相提并论,就好像这已经变成了某种回报超高的金融产品。当然,这种情况也属于个例。老师们都知道他的情况,但是也不会去举报。因为他这段时间办了两个培训学校,相继倒闭,另外自己还炒股,结果股市又是现在这种状况。要是举报,平台的规定是不仅不发补贴,连刷单的金额也会没收,那样他就太惨了。”这位负责人表示。
与直接用假数据“刷”的方式不同的是,有些老师为了补贴会将自己现有的学生导入家教O2O平台上,让学生在平台上付费自己赚取补贴。但是,自己的学生知道了这个平台,会不会去别的老师那里报名?老师们一方面有这样的担心,另一方面又被高额的补贴吸引。大多数老师选择了中间状态,先将少量学生的交易转到平台上来,等真正得到了补贴才逐渐对平台产生信任,将更多学生导入平台。“但是,总会有所保留。”上述负责人坦言。
O2O盛行,可以刷单的地方越来越多,然而,O2O行业在这种风气引领之下,已经走样,现在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项目都往O2O上面扯,然后就是进行包装,进行炒作,目的似乎不是为了改造行业,而是怎么忽悠投资人的钱。大家比拼各种数据,用刷单和烧钱堆起市场的虚火。O2O一时间,乌烟瘴气。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可以成为商机,别让商机变成“伤机”。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