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内大臣木户幸一
“忍人所不能忍之苦”
精疲力尽的铃木决心不再和稀泥。晚上11时休会后,他悄悄告诉东乡茂德:自己已经恭请天皇召开御前会议,由这位尊贵的“现人神”来统一阁僚的意见。这是一个相当反常规的做法,因为按照惯例,政府应当首先就某一问题拿出确定的解决办法,随后提交给天皇;天皇只是批准内阁已经做出的决定,而不随便发表个人意见。在政府意见完全分裂的情况下,贸然邀请天皇莅临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不免有推卸责任之嫌。但铃木很清楚:只有天皇的权威才能镇住好战分子的气焰。梅津、丰田等主战派也不敢公开反对这一决定。
9日晚11时50分,一名侍从打开了御文库地下室墙壁上的暗门,领着陆海军领导人、枢密院议长、陆海军省军务局长以及其他要员走进90米长的地道。地道通往的是两个月前突击修筑的“御文库附属室”,位置在10米深的地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能抵御50吨重炸弹的攻击。这些要员在56平方米的小会议室中坐定后,内阁书记官长迫水久常领着身穿大元帅礼服、腰挂佩刀的天皇走了进来,会议随即开始。
主和派首先发难。东乡外相指出:在原子弹接连投下、苏联宣布参战的今天,奢言“有条件投降”已不现实;政府应当在确保皇室安泰的前提下,尽快结束战争。他的意见得到了海相米内和枢密院议长平沼骐一郎的赞同。但阿南、梅津和丰田再度宣称“本土决战仍有一定程度的胜算”,形成三对三的僵局。到了10日深夜两时,铃木贯太郎突然站了起来,直截了当地表示:“事已至此,虽属诚惶诚恐之至,吾仍将恭请‘圣断’作为本会议之决定。”闷热的小房间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不知内情的大臣们被首相的这一反常举动惊得目瞪口呆。
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裕仁天皇缓缓地开口了。他首先让铃木就座,随后态度鲜明地表示:“空袭愈演愈烈,朕不希望再看到国家生灵涂炭,文化遭受破坏,整个人类遭受不幸。”“事到如今,只有让更多的国民——哪怕是多一个人也好——存活下来,希望他们将来能够东山再起。”“当然,军人是朕的股肱,要解除他们的武装、并把朕的臣下作为战犯引渡出去,实属不能容忍之事。但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忍人所不能忍之苦的时候了。朕唯有怀抱与三国干涉还辽时的明治天皇相同的无奈心情,含泪赞同外相的提案。”说完这段话之后,他就离开了会议室。
其他内阁成员和军人则要回到御文库的地下室,正式通过御前会议做出的决定。10日清晨7时整,驻瑞士公使加濑俊一和驻瑞典公使冈本季正同时接到了东京发来的电报,宣称日本愿以不变更天皇统治权为前提,接受《波茨坦公告》。两位公使立即将这一消息通报给了同盟国驻当地的使节。同一天晚上7时,同盟社在短波国际新闻中确认了日本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消息,华盛顿的美国市民闻讯涌向白宫,高喊:“我们要见哈里(杜鲁门)!”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