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处在生死线上的外交官:我与妻儿同死神擦肩

2015-07-30 10:21:43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编者按:提起外交官,你想到的都是什么?是西装革履的“风光”,还是纵横捭阖的“高大上”?今日,人民日报微信公号“镜鉴”发表原创文章《致敬外交官丨有时生死就在一瞬间》,文章刊登了几位常年坚守在异国他乡的外交官的驻外经历。这些在他们眼里司空见惯的故事,我们读来惊心动魄。用生命坚守,致敬外交官!

叙利亚:我与妻儿同死神擦肩

▌韩冰

  在叙利亚,即便作为外交官,生活在大马士革中心区离总统府仅有几百米的使馆里,生死仍然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今年2月4日,反政府武装组织“伊斯兰军”首领阿鲁什在推特上宣布,第二天将对大马士革施行“戒严”,即向市内发射炮弹,“命令”市民不要外出。对我而言,这种狠话已经司空见惯了,炮弹袭击是每天都会有几次的,使馆对此也有防护措施,因此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当炮弹真正袭来的时候,那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感觉,我始料未及。

QQ截图20150730102415.png

  在大马士革市区,一辆汽车中弹起火。

  那是2月5日的清晨,我与来探亲的家人正在酣睡,远处传来沉闷的一声炮响,窗玻璃微微震动。我和妻子睡得浅,被惊醒了。

  第二声和第三声接踵而来,并且一声比一声近。儿子也醒了,揉着眼睛问:“爸爸,这是什么声音呀?”儿子6岁了,已经没法骗他说是圣诞老人在天上打了个喷嚏。我只好说:“快要过年了,这是叙利亚人在放礼花呢。”一边手忙脚乱地催促他们穿衣服下床。

  这时第四发炮弹由远而近呼啸而来,发出“嗖”的尖厉尾音,这尾音终结于“轰”的一声巨响,声音之大使我有半秒钟的失聪,紧接着听到瓦砾飞溅,噼里啪啦地打在我所住房间的外墙上。

  顾不得多想,我一手拉着妻子一手抱起吓得脸色发白的儿子冲到相对安全的过道,帮助他们穿戴好防弹衣和头盔。此时对讲机响了起来,临时代办张志昇参赞冷静地指挥大家先在室内躲避,待炮火稍停再转移。(后来才知道,刚才的第四发炮弹就打在张参租住公寓的三楼,厚厚的墙壁被炸出一个大洞,距我房间只有20米。)

1438223138604163.png

  张参赞所住公寓墙壁上被炸出的大洞。

  一声、两声、三声、炮弹落点始终在周围徘徊不去。炮弹的声音并不十分密集,但每一声都像一柄大锤敲击在我心上。为了安抚妻儿,我做出一副轻松的表情,开玩笑说:“别害怕,炮弹来了都躲着我们呢。”

  终于炮火稍歇,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过使馆前院来到了位置相对安全的食堂,同事们这时候也都纷纷转移到了这里,有的惊魂未定,有的神色如常。大伙儿不安地讨论着会不会有下一轮炮击。这时候,厨师宋师傅变戏法一样端出了炒蛋、馒头、粥和热牛奶。在桌旁坐定,不知谁说了一声“还挺有年味儿的”,有人“噗嗤”笑出了声。

  后来统计,那天大马士革共落下超过三百枚迫击炮弹和火箭弹,造成数十名平民伤亡。其中仅使馆所在的马利基区(方圆不过两公里)就被击中八次。

  粗略想来,尽管安全形势已经比前一年好转,在我来叙利亚的不到十个月里,大马士革还是发生过多起自杀式炸弹袭击、汽车炸弹袭击和密集式火箭弹炮击,至于零星迫击炮弹袭击更是家常便饭。

QQ截图20150730102631.png

  使馆附近被炮弹击中的汽车残骸和被弹片削断的树木。

  你问我怕不怕,笑话,能不怕么?

  然而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们都不退缩。

  在叙利亚的外交官们渐渐习惯了枕着枪声入睡、伴着炮声醒来的生活。该做的工作一样也没落下,大使和参赞没有因为安全问题而减少外事活动次数,领事部依旧每日迎客,为在叙的华人华侨和叙利亚友人提供领事服务。每位同事都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他们深知,有中国外交官足迹的地方,中国的名字、中国的形象和中国的力量都正在慢慢生长。

  有一首歌叫做《祖国不会忘记》,很多外交官唱起时都眼含泪花:

  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需要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

  融进祖国的江河。

  山知道我,

  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

  (作者为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随员,图片均由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提供)

责编:许兰

关键词:外交官,马里,马利基,巴勒斯坦,纳迪姆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