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1963年,样板戏的开始时间
将样板戏的开始时间确定于1963年,主要理由是,该年度江青已经开始在实践上指导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她的“样板”风格也由此开始贯彻。1967年8月22日,《谢富治在首都大专院校革命大批判现场会上的讲话》中,谢富治指导北师大学生推行斗批改,他以江青抓样板戏为例,说明革命运动总是需要不断在修改中提高这个道理。他说:经过修改嘛,你看那些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都是从六三年搞的嘛……六三年春季我就在上海看《智取威虎山》,我也不大摸底,看了以后叫好。
1963年5月,为迎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海京剧院院长周信芳指示对《智取威虎山》进行再加工,并指派陶雄、刘梦德修改剧本。经上海市委同意,又从上海电影制片厂借来老导演应云卫任导演。第二稿基本上保留了第一稿的结构,指示压缩了部分反面人物的戏,加强了杨子荣、少剑波的戏。上海市委高度重视,先由市委宣传部长石西民负责,石西民调京他任后,改由宣传部副部长张春桥接手。
1963年12月25日至1964年1月22日上海举行华东地区话剧观摩演出,江青又来到上海京剧院指导排演《智取威虎山》。
1964年5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上海京剧院最近重新上演大型现代剧《智取威虎山》。广大观众和文艺界人士赞扬这个戏是上海京剧界推陈出新的可喜成果之一……大家认为,《智取威虎山》在运用京戏传统程式和发展、创造新程式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些表演,都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显得合情合理,使观众通过不同行当的表演,更亲切地看到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
标志京剧改革工作进入新阶段的是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1964年,全国第一届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举行,这次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推出了后来成为样板戏的《红灯记》、《芦荡火种》(《沙家浜》前身)、《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总结会上,康生遵从江青的旨意,批评影片《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北国江南》、《逆风千里》,京剧《谢瑶环》、《李慧娘》等作品是大毒草。江青在大会上发表《谈京剧革命》的讲话,戏剧界掀起了向革命京剧现代戏学习的活动。
多方为《智取威虎山》提出修改意见
1964年6月5日下午,全国第一届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陆定一、康生、郭沫若、沈雁冰、周扬、江青等参加了开幕式,盖叫天、周信芳、马连良、尚小云、荀慧生等老一辈京剧艺术家也参加了开幕式。周信芳说:一个社会主义的文艺战士,必须运用自己的武器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京剧工作者也丝毫不能例外。虽然我们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性,但作为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同其他一切剧种的同志一样,必须首先是个革命者,更多更好地为革命贡献力量。
陆定一在开幕式上说,京剧现代戏以革命的精神教育了观众,这是第一好。京剧演员,因为演现代戏,自己的精神面貌也进一步改变了,他们向工农兵学习,同工农兵结合起来,这是第二号。京剧现代戏,在各地上演,都有众多的观众,受到热烈的欢迎,这是第三好。总而言之,是好的很。
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智取威虎山>的修改和加工》一文,文中说,定河老道上山的情节删去以后,我们就应该积极考虑如何另外安排新的生动的情节代替它,而不应该采取简单的方法,一删了事,破坏艺术的整体性。
1964年6月23日,现代戏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召开,周恩来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日,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江青说:京剧容易夸张,从程序出发。写反面人物容易。有人也特别欣赏,刻画正面人物不容易。千难万难,还是要树立先进的英雄人物。这方面有争论,对《智取威虎山》,上海从第一书记起,亲自修改。是否比过去改坏了,我看是改好了。只举一个例子,定河老道砍了场戏,座山雕只减了几句话,但由于杨子荣的形象高大了,他就黯然失色了。所以上海团不用紧张,如果一个戏竟然几句话批倒了,还算什么戏剧艺术?问题在于屁股坐在正面人物方面抑或坐在反面人物方面。
江青这次公开露面和讲话展现了她关于戏改的纲领性要点:第一是解决剧本问题,第二是移植,移植既然保持京剧特色,又要注意主题鲜明结构严谨,人物突出。不能为了照顾演员唱而加戏。第三,要塑造正面人物。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