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智取威虎山》幕后:毛泽东与江青的分歧

2015-04-13 08:53:58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分享:
字号:

\

  1970年出版的连环画《智取威虎山》

  1970年8月电影《智取威虎山》首映,10月1日起全国放映,连环画也开始在《文汇报》上发表,广受欢迎,样板连环画开始向全国推广。《智取威虎山》的剧本定稿本出版,每本定价0.25元。

  1976年5月13日,《智取威虎山》在东京的首场演出,观众有4000多人。日本外务大臣宫泽喜一弥还接见了上海京剧团团员。

  “文革”结束后的两三年内,样板戏依然是戏曲院校的教学样板,传统戏和话剧仍然不是主流。但随着四人帮的倒台,样板戏的直接推动力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文革”思想寿终正寝了。从此,样板戏的命运面临着新的历史语境中人们审美趣味的自主选择。

  但也并不能因为江青曾经直接插手样板戏而全盘否定这种艺术形式,何况《智取威虎山》、《 红灯记》等剧目在江青插手之前已经几成定局。江青指导下创作的样板戏在艺术上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但现在的样板戏重演改变不再有纯粹的政治意义的操作,而是包含了商业利益、怀旧情结以及主旋律引导等多重复杂关系。(李松,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智取威虎山,江青,197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艺术逻辑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