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要让同胞直接感受到中国人的尊严
王毅在8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为中国公民出国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中新社报道,去年,中国公民出境首次突破了1亿人次。王毅表示,外交部去年在签证便利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公民免签或者落地签的目的地已经达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会跟到哪里。”王毅指出,外交部会进一步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让同胞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尊严。
“我们会为大家出国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大家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且走得更顺利、更安全、更舒心。”王毅说。
欧洲的系统化机制、配套制度值得中国学习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表示,在海外领事保护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差异性很大。戴斌表示,欧洲机制化救援服务、危险等级动态调整机制和相应配套制度值得中国学习。
“机制化的救援服务,可以保证及时的、系统性的救援,”戴斌称,此前中国的叙利亚撤侨举动,给中国海外公民带来“虽远必助”的安心和‘我是中国的公民’的自豪感。但他表示,随着出国人员增多,海外遇到问题成常态化,不能仅靠国家的特派救助,而需要一个机制,保证及时的系统性的救援,包括处理程序的系统化、保险、医疗、航空等商业领域的协作。
戴斌指出,中国还可以像欧洲等国学习动态调整的机制和相应的配套制度。他表示,中国有境外风险发布机制,但缺乏及时调整。应该随着某地域事态的升级或减缓,及时调整风险等级提示。“有时已经撤销了风险警示,海外公民却不知道。”戴斌说。
领事保护作为海外民生工程的重要部分,除了要加强政府领事保护的能力,朱锋也认为出境公民要提升自身素质、国际视野。“提升领事保护能力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政府和国人的双重努力”。
王辉耀还建议,除了设置热线电话,中国在海外使领馆可以普遍设立中国公民来访办公室或中国公民咨询窗口,让更多的中国公民在境外也能了解领事保护的内容。
责编:吕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