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国际>>财经(废)

IMF改革有望数月内生效 中国将成第三大股东【3】

2013年04月26日14:34    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一旦改革生效,中国的投票权将从3.81%增加到6.07%,成为继美国(16.48%)和日本(6.14%)之后的第三大股东,中国的份额也将升至6.39%。而金砖国家中的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都将成为IMF前十大股东。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

 中国问题的议程设置

《21世纪》:美国发布最新的汇率报告之后,人民币汇率问题似乎不再是众矢之的了。前两年讨论沸沸扬扬的议题并没有在今年成为热门话题。目前来看,哪些中国方面的议题是国际上特别关心的?议题的聚焦点近两年有什么变化?

林建海: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比如说中国经济是否能在2013年达到8%的增长目标,一旦放缓,将对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本周早些时候中国公布的季度GDP增长未达预期,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就是一个证明。目前中国注重高质量的持续增长十分重要,7%-8%比较合理,符合中国劳动力资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二是国际间的不平衡问题以及重新平衡的努力。这一方面大家也认识到,中国近年来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国际收支中对外账户从13%降到3%。IMF目前对人民币的汇率评估是“轻微低估”(moderately undervalued),表明仍有一定的升值空间。这与中国未来的进出口问题等都紧密相连。

在这两个问题中,我觉得大家最为关心的应该是前一个增长问题,中国的短期增长与中期增长潜力十分受关注。

《21世纪》:目前在国际金融层面上,中国受到的批评多种多样,近期受到议论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占GDP比重过高,是否有货币超发的泡沫问题。您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林建海:发达国家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带来大量的资本流动,这些资本一旦流入中国,就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冲击,中国人民银行必须想办法应对,这是一种挑战。如果央行不采取措施,人民币就会有升值压力。央行想要缓解该压力,就必须吸取这部分外汇,那么我们自己的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造成超发的现象。

但必须注意,央行有自己的工具可以抵消超发现象,即发行央行债券,回笼市场上的货币。这里有一个过程,央行也一直在做。另外央行的货币政策得当与否,关键看通胀能否得到有效抑制,能否保持在目标线下,而目前3%的通胀率在目标范围内。

总体上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必须服务于相互冲突的目标,在保持汇率稳定与保持物价稳定之间做出平衡。目前看来,我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今后则要看CPI的发展水平,来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

《21世纪》:IMF的不少官员认为中国财政以及公共债务数据的透明度不够,使得他们无法判断中国的中央和地方债务问题究竟如何。IMF在数据统计上如何取样?中国方面的数据是否可信?

林建海:确切地说,IMF引用的数据是官方的,但不一定公开。比如以前中国对外汇储备的数据就不是公开的。当然我们希望所获得的官方数据都是公开的,这意味着透明度提高。

数据获取的难度很大。25年前我加入IMF的时候,当时主要的目标就是收集和分析数据,在此基础上做政策建议。当时数据非常稀缺分散,我们的工作是将全球宏观经济数据收集起来,将所有数据放在一起,使之变成一个系统的宏观经济框架,一个完整的“球体”,一旦哪个地方有漏洞,我们就知道大致哪个地方的数据不准确,或者有所隐瞒。有时候第二年去查问题就可以查出来,哪里数据有缺口,没有完成等等。这对于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是一种贡献,因为可以依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当然,现在各个国家的数据收集能力已经大大改善了。

每件事情都取决于努力,数据收集也是如此,哪些数据有问题,重新取样或者确认,都需要一个过程。有些经济数据方面,也必须过几年就对其基数进行全面评估并作出调整。如果在某些数据上地方政府上报不对,那么就可以在这些评估过程中进行纠正。

数据欺骗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一旦错误的数据进入整个系统,以后就麻烦大了,此后都会有人不断质疑,为什么其他变量都变了,这一数据却没有改变。

分享到:

(责编:汪晓为(实习)、刘猛)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