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设立·公祭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指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多万人惨遭杀戮。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幸存者·说
 被掳往日本劳工:那是地狱般的煤矿
                       在日本工头的监督下,我们要拼命地挖煤、装车、往外推车,动作稍慢一点就会立即招来毒打。每次下矿井,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爬出来。 [全文]

被掳往日本劳工:那是地狱般的煤矿

       在日本工头的监督下,我们要拼命地挖煤、装车、往外推车,动作稍慢一点就会立即招来毒打。每次下矿井,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爬出来。 [全文]

 大屠杀幸存者:1筐山芋和4只鸡救了命
                       对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广顺来说,他的生是偶然的、亲人的死也是偶然的,在他的理解里,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泯灭,就体现在这偶然之中。[全文]

大屠杀幸存者:1筐山芋和4只鸡救了命

       对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广顺来说,他的生是偶然的、亲人的死也是偶然的,在他的理解里,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泯灭,就体现在这偶然之中。[全文]

 幸存者杨品贤:日军"发证"屠杀青壮年
                       日军借发"良民证"的机会进行大屠杀。有人说在难民区登记有五关难过:一是光头关、二是手上老茧关、三是肩膀上老茧关、四是头上帽印子关、五是套头的卫生衣关。[全文]

幸存者杨品贤:日军"发证"屠杀青壮年

       日军借发"良民证"的机会进行大屠杀。有人说在难民区登记有五关难过:一是光头关、二是手上老茧关、三是肩膀上老茧关、四是头上帽印子关、五是套头的卫生衣关。[全文]

 朱成山:爷爷讲的历史给我最初触动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告诉我,1937年侵华日军侵占南京期间,银行关门了,他从浦口坐船,看到江面上漂着很多尸体,银行前也有尸体,惨不忍睹。[全文]

朱成山:爷爷讲的历史给我最初触动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告诉我,1937年侵华日军侵占南京期间,银行关门了,他从浦口坐船,看到江面上漂着很多尸体,银行前也有尸体,惨不忍睹。[全文]

记录者·论
  • 你们的悲伤我们一起扛
                “每年的十二月份,冰冷的雨水伴随着刺骨的寒风让每个南京人的心里生出一种莫名的悲伤与忧愁,我知道,那一定是上天为你们而流的眼泪。”[全文]
    你们的悲伤我们一起扛

    “每年的十二月份,冰冷的雨水伴随着刺骨的寒风让每个南京人的心里生出一种莫名的悲伤与忧愁,我知道,那一定是上天为你们而流的眼泪。”[全文]

  • 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岁月流逝,曾经的苦难渐行渐远;年轮更迭,曾经的硝烟渐渐消散。历史虽属于过去,同样可以昭示未来。[全文]
    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岁月流逝,曾经的苦难渐行渐远;年轮更迭,曾经的硝烟渐渐消散。历史虽属于过去,同样可以昭示未来。[全文]

  • 公祭日:培养国家意识新符号
                这个带着国耻和痛苦的日子,成为每个中国公民必须垂颅而默哀的日子。这是一种痛苦的选择,烙在心坎上的记忆,它警示我们要反抗侵略。[全文]
    公祭日:培养国家意识新符号

    这个带着国耻和痛苦的日子,成为每个中国公民必须垂颅而默哀的日子。这是一种痛苦的选择,烙在心坎上的记忆,它警示我们要反抗侵略。[全文]

  • 国家公祭是面以史为鉴的镜子
                不忘记历史苦难,不是要培养仇恨,而是要培养出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这是个长期目标,在特定公祭日之外的日子里,也不能懈怠。[全文]
    国家公祭是面以史为鉴的镜子

    不忘记历史苦难,不是要培养仇恨,而是要培养出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这是个长期目标,在特定公祭日之外的日子里,也不能懈怠。[全文]

  • 中国举行国家公祭 哀悼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上午10时,南京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全城鸣笛向死难者致哀。[全文]

  • 首个国家公祭日:大国公民的集体回忆

    一个民族不怕犯错误、甚至犯罪,但最怕无视历史、歪曲历史、亵渎历史。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铁证如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此作出了庄严的审判。[全文]

  • 7602件日军侵华铁证现身南京

    工作人员按照文物史料类、音像图片类、口述史料类三个大项及枪械、军用品、军用装备、史料等15个小项,对新征文物史料进行分类。据初步统计,文物史料大项中的军用装备小项共有626件;口述史料大项共征集486件,包括抗战老兵实物151件,抗战老兵手印335件。[全文]

  • 民间收集者宋金和:40余年收集日军侵华物证上万件

    10多年前,宋金和去四川出差,在一个旧货市场发现1937年出版的12册《朝日新闻》合订本。由于合订本太沉无法携带,他只得忍痛割爱挑选了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历史时段的几册报纸。回来后,宋金和越研究越觉得这些报纸重要,于是多次前往寻找,终于如愿以偿。[全文]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增7602件文物史料

    这些文物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内容涉及南京大屠杀、性暴行、毒气战等日本侵华罪行,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主题。这些辗转海内外最后来到南京的文物,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也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全文]

  • 抗战收藏家王锦思:历史会承认我们的价值

    从一位普通职员到一名抗战收藏家,从逛古玩摊时的偶然发现到把抗战收藏当成事业,从无人知晓到成为公众人物,王锦思用18年时间进行着他的“抗战”。[全文]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增7602件文物史料

    这些文物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内容涉及南京大屠杀、性暴行、毒气战等日本侵华罪行,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主题。这些辗转海内外最后来到南京的文物,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也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全文]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