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资讯>>国家公祭日>>媒体评论>> 正文

关怀抗战老兵是历史正义的迫切要求

2014-12-11 15:10:42|来源:深圳晚报|字号:

  抗战时期,他们青春年少、英姿勃发、抵御外侮、血荐轩辕;而今,他们劫后余生、风烛残年、孤寂怅惘、花果飘零。他们的名字叫——抗战老兵。

  抗战老兵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赢得了一场壮丽的卫国战争,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却无法赢得一个安详的晚年。抗战胜利已近70年,当初二十多岁奔赴沙场的少年郎,而今即使健在也已步入耄耋之年。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未得到应有的尊敬与眷顾,多年以来,他们在岁月、历史与人们的记忆之中,像水消失在水中,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直到近年来,抗战老兵——这些历史中的流亡者,终于重新回到这个国家与民族的视野。面对他们的凄凉晚景,秉持历史正义的人们深感愧疚和重大历史补救责任。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却可以把握当下和未来,令垂暮之年的抗战老兵得到他们早就应得到的敬意、关怀与体恤,成为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一道无法回避的历史道义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关爱老兵、慰藉英灵、记录历史”为使命的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联合深圳晚报、无冕爱心网共同发起“抗战老兵冬衣行动”,为全国各地5000名抗战老兵定制温暖,将爱与尊重缝制在冬衣中传递给每一位抗战老兵。

  又一个冬天来了,春天却仍然遥远,我们哪怕给不了他们一个山花烂漫的春天,总可以给他们一件御冬的棉衣,让他们知道,这个国家并没有将他们遗忘,他们的丰功伟绩既烛照于历史的长河,也在今日闪耀熠熠光辉。

  我们所奉上的棉衣当然不仅仅是一件衣物,它更是一种象征、一种仪式、一种正义、一种偿还,意味着重新构建历史记忆与补偿正义的努力。“2008年,有两名老兵去世;2009年是17个,2010年81名,2011年85名,2012年271名,2013年378名。”抗战老兵在加速流逝,他们在沉默与凄凉中故去,不是一个老人的死亡那么简单,作为一个个鲜活的抗战史标本,他们悲怆地离开是中国抗战史以及中华民族民族尊严的巨大损失。

  记忆,其实是一种尊严。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对于既往之历史,我们务必要保持一份温情与敬意。我们不敢也不能忘怀,正是这些当年不过二十出头的热血少年,救国家于倒悬,扶民族之将倾,为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作出卓越贡献。而今,他们老了,历历往事,貌似尘埃落定,却又不时云涌心头。我们终究欠了一笔道义之债需要偿还,这既是当代人的责任与使命,亦是抗战老兵的尊严与荣誉所系。

  深圳是一个富有历史意识的城市,这里汇聚着充满着历史责任感的人们。像越众控股、中兴通讯、深圳特安这样的企业,以及无数关爱老兵的志愿者,令人感佩至深。

  面对抗战老兵群体,深圳晚报同样深感重任在肩,我们将用我们的笔忠实记录、复原、重现这个彪炳史册却面目模糊的群体,“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国内媒体加入这个行动,为老兵做出我们自己的担当。”老兵不死,道义永存。

(责编:邢若宸)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抗战老兵,历史意识,历史责任感,抗战胜利,历史记忆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太原市委组织部长被查 曾“失踪”14天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昆明“蟒蛇少年”与25条蛇同居10年(组图)

刘铁男案今宣判 其情妇遭生命威胁后举报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