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龙虎网报道,10年来,家住名古屋的小川喜久子每年都会给南京送来20个荷包。她送出的是一位普通日本老人对人类文明史上罕见暴行的无声抗议。
20年来,长崎大学教授高实康稔坚守着长崎和平资料馆。病中未愈的老人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他坚守的是一个展示日本军国主义作为战争加害者的资料馆,更是一份正视日本侵略历史的良心。
27年来,大阪退休女教师松冈环收集了250位侵华老兵证言,走访了300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这位执着的女士坚信,挖掘真实的历史,能够改变日本年轻人的认识,能够换来长久的和平。
77年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深埋在侵华老兵三谷翔的心底,不说出他看到的日军暴行,他觉得一辈子都不安心。
120年来,长眠日本的甲午战争被俘清军将士,他们的碑石饱经风吹雨打,碑文开始模糊,但他们没有被国人遗忘,他们墓前仍然有人去献花。甲午战争的巨创剧痛,仍然深深地留在中国人的心里。
……
10天,5座城市,记者在日本奔波、寻觅。十天的采访所得如同一帧帧胶片,串起了晚清以来中日之间的恩恩怨怨,也串起了波诡云谲的历史与现实。
东京街头呼啸而过的右翼宣传车,靖国神社游就馆里循环播放的美化侵略宣传片,政客层出不穷的荒谬历史言论……日本右翼总是不甘寂寞。但寻证之旅,让我们认识到在日本爱好和平的力量也很强大,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与右翼的斗争。寻证之旅,也让我们找到日本民众对和平的坚定信念。
在清军被俘将士墓碑面前默哀,我们心里隐隐作痛。当三谷翔叙述日军在长江边用机枪扫射平民的时候,那炽热的子弹仿佛正穿过我们的身躯。采集证言,寻访遗证,日本寻证之旅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不屈斗争,正是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我们更加坚信:铭记历史,才能烛照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