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1 15:10:21|來源:揚子晚報|字號:
12月13日,還有兩天,我們即將迎來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想,設立公祭日,不光是對抗戰軍人、民眾、和無辜群眾等死難者的悼念,更該是對那些毅然留在中國,幫助並保護了不少中國人,但同時他們也時常受到日本兵死亡威脅的國際友人們致敬。我相信,南京大屠殺的許多幸存者,與當時外國友人的保護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她叫魏特琳,南京大屠殺時,她是金陵女子學校的主任,美國政府要求她離開,但她執意留下,她保護了1萬余名難民免遭屠戮,她為挽救成千上萬名中國姑娘免遭侮辱數度遭日軍威脅、毆打。南京市民稱其為“活菩薩”,她的墓碑上寫著“金陵永生”。
約翰·拉貝是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雇員,南京大屠殺期間,他和一些外國友人發起了南京國際安全區,前后大約為25萬名中國平民提供臨時避難所。
德國的昆德與丹麥的辛德貝格曾是南京江南水泥廠的同事,他們一起建立了“江南水泥廠國際安全區”,保護了成千上萬中國平民和軍人。
當時金陵大學歷史系美籍教授貝德士全家正在日本度假,他非但不慶幸自己躲開浩劫,還與家人分別、沖破封鎖隻身回到南京,投身到救助中。
除此以外,還有美國長老會牧師米爾斯,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史邁士,農藝學教授裡格斯,美國聖公會南京德勝教堂牧師約翰·馬吉,美國基督教南京青年會牧師喬治·費奇(又名費吳生),金陵大學鼓樓醫院美籍代院長特裡默,醫生威爾遜,德國禮和洋行工程師克勒格爾等。
是的!總共有24名西方人自願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保護了大約25萬中國人,並想方設法把日軍屠城真相送出重圍,為這段屈辱的歷史留下了資料見証,這是寶貴的物証。
除了受到外國友人的切實保護,當時我們也得到了諸多外國友人的支持。1937年12月13日,杜威、愛因斯坦、羅素、羅曼羅蘭聯名發表宣言,請各國人民自動組織抵制日貨運動,勿與日本合作,以免助長日本侵略政策,並以全力援助中國,直到日軍完全退出中國。
向南京大屠殺中幫助救治中國軍民的外國友人致敬!這段歷史雖然悲壯,但是隻要是中國人就該銘記,銘記歷史,記住當時為了和平和我們並肩作戰外國友人,因為他們的博愛精神,才使這座歷經劫難的城市生生不息。(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張玲)
南京大屠殺,公祭,金陵大學,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