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9 04:02:49|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自今年6月國際油價觸及每桶115美元的高點以來,國際油價已經大跌了37%。而如此熊市暫時還看不到頭。俄羅斯、委內瑞拉已經傷痕累累,歐佩克依然咬緊牙關苦苦支撐。國際油價如此跌跌不休,究竟誰最傷?
跌!跌!跌!
按照最普通的市場規律,供大於求,價格自然下跌。如今,“一瀉千裡”的國際油價是怎麼回事?
目前看來,一方面,的確是供大於求了。前幾天,科威特原油部長表示,原油市場現在每天供應過剩180萬桶。《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也援引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數據指出,如果歐佩克明年的石油日產量與今年10月的日產量3060萬桶持平,那麼全球原油供應每天將過剩100萬至150萬桶。
另一方面,則是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內的各位石油“大亨”紛紛表態:不減產!11月27日,佔全球石油總產量1/3的歐佩克決定不減產。事實上,不僅不減產,還有人降價、有人增產。12月4日,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公布了2015年1月發貨的原油產品官方定價。控制沙特石油出口的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宣布,將明年1月份出口至亞洲的所有等級的石油售價較上月每桶價格降低1.5美元至1.9美元,出口至美國的所有等級的石油售價每桶降低0.1美元至0.9美元。此外,12月2日,伊拉克中央政府與庫爾德自治區達成一項提高原油出口量的協議,根據這份定於明年年初生效的協議,伊拉克的日均原油產量將從今年11月的250萬桶左右升至300多萬桶。伊拉克每日新增的55萬桶原油雖然數量不大,但面對業已脆弱的石油市場,這些增量勢必會推動油價進一步下跌。
分析普遍認為,油價跌勢將持續到2015年上半年。也有預測稱,無論歐佩克是否減產,國際油價下跌的趨勢都無法阻止,每桶100美元的高油價將成為歷史。未來數年,世界石油市場將迎來低價時代。
苦!苦!苦!
油價一路下跌,總會有人先扛不住。誰會是第一個呢?
有人把目光轉向了委內瑞拉。沙特等海灣產油國擁有過去出口石油所積累的龐大外匯儲備,已經做好迎接低油價時代的准備。但是,《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指出,如果油價保持低位運行的時間過久,委內瑞拉等艱難度日的歐佩克成員國很可能最先淪為這場“戰爭”的受害者。
在國際舞台上保持了高曝光率的俄羅斯也吸引了不少目光。去年,俄羅斯預算收入的一半以上來自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活動。《金融時報》的文章指出,如今,低油價以及西方的制裁給俄羅斯帶來巨大挑戰。俄羅斯央行預測明年經濟零增長——除非制裁解除。
也有可能,在這場石油價格大戰中,沒有最傷,隻有更傷。
分析普遍認為,這一輪價格戰中的雙方是歐佩克和美國,是傳統石油“土豪”與頁岩油“新貴”之間的對決。
歐佩克咬緊牙關堅決不減產,是在“保價格”與“保市場份額”之間選擇了后者。分析指出,因全球經濟增長低於預期,國際能源署等機構一再下調全球石油需求增量,最新預計2014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量僅為70萬桶,較上年底的預測下調了40萬桶。因此,沒有非歐佩克國家特別是美國參與減產,僅僅歐佩克限產不會改變目前全球石油供需寬鬆的狀態。也就是說,歐佩克減產不僅不會推高油價,還有可能將市場份額拱手讓給其他國家,更何況旁邊還有新能源虎視眈眈。
美國能源信息局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日產量升至908萬桶,為1983年以來最高水平。而且,自國際油價開始下跌以來,美國石油產出增長了7.5%。
環境如此惡劣,歐佩克成員唯有放手一搏。再苦都得忍!
扛!扛!扛!
歐佩克扛得住嗎?
《金融時報》引用專家的話,把歐佩克的做法稱為“擠出戰略”。上世紀80年代,歐佩克曾成功上演“增產壓價”好戲,成功地把美國幾個州的石油開採商擠出市場。美國的石油產業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絕對產量下降,市場份額更是大幅下滑。直到最近的所謂頁岩氣革命爆發。
然而,時移世易。如今,水力壓裂法等頁岩油開採技術的革新已經讓美國能源生產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期。彭博社報道說,歐佩克希望美國減少石油產出的目的難以達到。彭博社援引美國ITG投資研究公司的分析稱,佔美國頁岩油產量88%的三大頁岩油產區,鑽探商的平均盈利門檻是油價每桶65美元,但是在這三大頁岩區的一些地方,油價低至每桶25美元的情況下,鑽探新井仍然有利可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也認為,縱使在低油價的壓力下,一些頁岩油生產企業可能陷入困境、被大油企收購甚至瀕臨破產,但美國頁岩油行業將在明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隻不過勢頭會放緩一些。
這一場龍爭虎斗,結果仍難預料。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全球能源格局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此外,對於全球經濟整體而言,國際油價下跌有助於全球經濟復蘇。油價下跌不僅會明顯降低企業能源原材料生產成本,而且會大幅減少消費者能源開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表示,下跌中的油價將會幫助促進美國以及全球大部分地區的經濟,這對於苦苦掙扎於放緩的增長走勢的世界而言是一個利好。(張 紅)
歐佩克減產 歐佩克國家 水力壓裂 歐佩克決定 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