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9 09:05:00|來源:長江日報|字號:
12月7日,結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受邀來到新洲,為兩百多名黨政干部作了一場主題為“習近平治國理政的風格特點”報告。精彩的報告,不時被現場聽眾的掌聲打斷。
今年9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編輯出版。編者之一的陳晉,著有《悲患與風流——傳統人格的道德美學》、《毛澤東的文化性格》、《世紀小平》等十多部著作,也是《毛澤東》、《鄧小平》、《大國崛起》等十余部電視電影文獻片的總撰稿人。
總書記是“新設計師”
陳晉說,根據他的研究和學習體會,習近平總書記談治國理政,強調以頂層設計推動實踐﹔敢於擔當,勇於決策﹔以問題為導向,直面難事﹔強調科學統籌,戰略性領導。
總書記明確了四個方面的頂層設計,一是干什麼事,這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二是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怎樣才能領導干事,主要突出兩個方面的抓手,轉變作風和反腐敗﹔三是怎樣才能干成事,“關鍵一招”是改革﹔四是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干事環境,這就是走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道路。
陳晉透露,香港大公報曾發表文章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是新一輪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師”,后來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文章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是“新設計師”。
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以來,在公開場合講話中,42次使用了“擔當”這個詞。有擔當,體現在敢於負責,具體來講,就是敢於擔當,敢辦大事,善辦難事,能辦小事,多辦好事。陳晉舉了一個例子,近年來,我國外交上,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在釣魚島十二海裡正常巡航,在南海問題上有理有節的進行斗爭,外交部的領導到中央黨校講課時說,給外交部寄鈣片的人越來越少了。
24字核心價值觀的由來
陳晉說,為避免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混亂問題,總書記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這24個字的提出,有一個過程。2006年,黨中央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
這個體系很大,不容易記住,有人提出,為什麼不概括一個好記一些的價值觀呢?當時條件不成熟。后來,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了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專門發文,明確了24個字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就是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正式的明確。
中國嚴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陳晉說,總書記注重提出和發現一些事關中國未來前途的重大問題,並提出措施來應對。根據他的學習和研究體會,“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中國發展要避免的重大問題之一。“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由於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世界上不少國家就陷入了這種陷阱。
中國目前GDP已達世界第二,人均GDP達6000多美元,正步入中等收入國家,出現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經濟結構不合理。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提出了調整產業結構、創新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等等應對措施。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了不以GDP論英雄,多做管長遠的事情,“功成不必在我”,GDP要注重有質量的發展。總書記認為,中國不會落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不會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陳晉說,中國在大國關系上,還要防止落入“修昔底德陷阱”,這也是中國未來要避免的重大問題之一。“修昔底德陷阱”是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觀點,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會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沖突變得不可避免。
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美國時,《世界郵報》刊登了對他的專訪。針對中國迅速崛起后,必將與美國等舊霸權國家發生沖突的擔憂,習近平在專訪中說,我們都應該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強國必霸不適用於中國,中國沒有實施這種行動的基因。習近平總書記由此提出同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系,即中美之間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武漢是很重要的“戰略扣子”
陳晉說,總書記很重視戰略,認為戰略好比穿衣服的扣子,穿衣服的第一粒扣子是戰略扣子,第一粒扣子扣正了,衣服就穿正了,第一粒扣子扣歪了,衣服就會穿歪。
總書記十分注重戰略扣子。“一帶一路”、京津翼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都是總書記提出的經濟發展戰略。陳晉認為,在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戰略上,武漢無疑是很重要的戰略扣子,陽邏港則是戰略扣子上的戰略扣子,總書記兩次到武漢視察,甚至是冒雨到陽邏視察,充分說明了他對這一戰略棋局的重視,這是武漢及陽邏發展的重要機遇。
聚焦·公務員:
延伸·公務員貪腐:
總書記;外交部;鈣片;陳晉;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