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資訊>> 正文

84歲老人曾被擄日本煤礦:工友遭虐打后懸吊而死

2014-12-09 08:40:00|來源:揚子晚報|字號:

  圖片由南京醫科大學提供

  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南京醫科大學校友、現居廣州的鳳儀萍教授給母校寄來一沓材料,其中一冊《北海道角田礦“共榮寮”遇難同胞人名簿》復印件引人關注。

  70年前,年僅14歲的鳳儀萍被日軍從上海老家擄去日本北海道一座煤礦做勞工。他死裡逃生回國發奮考上大學,成為泌尿外科專家。 “生死簿”的記錄,成為他一生中最沉重的記憶。

  去復旦途中被擄去日本煤礦 “每過一小時就像熬了一整年”

  1944年8月,14歲的鳳儀萍剛上初二,那天他從上海浦東南匯縣橫沔鎮家中出發,到復旦去找一位老師,沒想到遇上日本兵,被抓到虹口一個集中營。

  “老老少少最大的60多歲,最小的是我。”10多天后,他們300人被押上一艘船駛往日本。海上顛簸一個月,2名同胞不幸病死,船在日本門司港靠岸。“我們又被押上火車,中間也不知經過多少次兜轉,才抵達北海道夕張縣栗山町的角田煤礦。”

  那是地獄般的日子。鳳儀萍和難友們每天早上4點多被趕起床,帶著礦燈、工具、木飯盒進礦,在狹窄的坑道中打眼、放炮、挖煤。煙塵未散就進去裝斗車,晚上11點日本工頭檢查,合格后才能爬出礦井。“我回國十幾年后,有時還能咳出黑色的帶煤粉的痰。后來我學醫了,想來自己都害怕。”

  中國勞工住的叫“共榮寮”,但大家更願用日語諧音稱其為“苦難寮”。日本工頭凶狠,勞工們動作稍慢立即招來毒打,鳳儀萍說,每次下礦井,都不知能不能活著爬出來,“那時覺得每過一個小時,都像是熬過一年。說是煤礦,其實比地獄還殘酷。”

  曾用罷工反抗遭到瘋狂報復 “我曾想自殺但被工友們救下”

  管理“共榮寮”的寮長是原關東軍受傷軍曹,叫小田島。為了便於管理,他們給中國勞工一一標上編號,鳳儀萍是41號。他幸存后帶出的“生死簿”上記錄的編號,就來源於此。在鳳儀萍印象中,小田島和他的手下監工凶殘異常,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打死或逼死一名中國勞工。小本子上,有的中國勞工姓名后面標注著日期,那就是他們遇害的時間。

  鳳儀萍最難忘的是同胞193號侯林生的遭遇:“他帶傷下井,慘遭日本監工毒打。監工用釘錘朝他雨點般敲打,腦漿迸射,鮮血直淌……那天是1945年3月28日。”

  中國勞工曾用罷工來反抗日本人的暴行,但失敗了並遭到瘋狂報復。“日本工頭用繩子把我們綁起來,拖進礦井裡,給我們斷糧。”由於飢餓、寒冷、勞累、驚嚇,以及殘酷的毒打,4名中國勞工上吊自殺﹔還有幾十名先后病死、餓死。

  鳳儀萍還與其他4名工友實施逃跑計劃,趁監工不注意跑進北海道的深山躲了7天,不幸被抓回。“冰天雪地裡,我們被打得皮開肉綻,體無完膚,失去知覺。”

  “我盼望回到家人身邊,可遙遙無期,我想到了自殺。”但被工友及時救下。大家勸我說:“這裡面就你最小,你一定要活下去,把我們這裡的苦難告訴國人!”

  兩名新四軍暗記中國勞工生死 “他們被害后我接著記錄”

  鳳儀萍說,勞工中有兩位小學的教書先生,他們是“生死簿”上的70號費鐸、71號山耀良。他們的真實身份是新四軍,執行任務時被抓進集中營。他們用一個小本子悄悄記下死亡的同胞。

  “小本子100毫米寬、150毫米長,跟手掌差不多大,有40頁厚,藏在工棚一個木板的夾縫中。”鳳儀萍說,兩位老師叮囑我,假如有一天能回國,一定要把這個生死記錄名單帶回,向全世界控訴日本軍國主義是怎樣把我們抓到地獄去的。可不幸的是,此后不久兩位先生慘死。其中,費鐸死於因組織罷工失敗而招致的毒打,山耀良死於瓦斯爆炸引起的坑道塌方。“費鐸老師遭受虐打后,被懸空吊在布告欄邊長達七天,‘殺雞儆猴’,把他活活在雪地中凍死、餓死的。”

  “他們什麼都沒留下,隻有小本子。”鳳儀萍接下兩位先生的工作,偷偷記錄一位又一位慘死同胞。到1945年10月回國時,小本子上已經記下98位死難同胞的姓名、住址、死因和編號。

  曙光終於到來。1945年9月15日,中國勞工接到通知,不用下礦,在工棚等著。上午9點,大家到小廣場集合。眼前是一個美國兵:“你們不知道日本投降了嗎?”

  “做夢都沒想到會有這一天!大家一起跪在地上抱頭痛哭。”鳳儀萍老人流淚說,11月3日,船到上海吳淞口岸,大家都失聲痛哭。

  年年悼念他們,是我的責任 “98名同胞姓名是最沉重記憶!”

  離開北海道時,鳳儀萍將“生死簿”揣進懷裡帶回。被擄做勞工的300人,一年下來被打死、餓死、病死、逼死1/3。每每回憶至此,他禁不住淚流滿面。“生死簿”上的記錄,就是這段歷史的縮影。

  再次踏進家門時,鳳儀萍見到瘦得隻剩40多斤的母親,因思念擔憂兒子病在床上,已經意識模糊。鳳儀萍發奮讀書,1949年考上江蘇醫學院(現南京醫科大學),“改名‘鳳儀萍’,取自‘鳳凰來儀,萍水漂浮’之意。”畢業后的他在南京工作多年,直到1987年受聘定居於羊城。那本“生死記錄簿”一直相伴左右,上面記著多名江蘇的勞工,比如家在南京市復興路的潘建華,無錫的袁祥泰,淮安的同治等人。

  “這是日本鬼子的罪証,記錄著我98位死難同胞!”雖然歷經文革磨難,中間顛沛流離,鳳儀萍依然珍藏這份“一生中最沉重的記憶”。作為國內著名的泌尿系統高級專家,他仍不忘責任,從一名日本侵華戰爭的受害者變成了歷史的証人。1990年起,鳳儀萍多次去日本,向日本民眾和媒體講述被擄中國勞工的歷史。后來,他把小本子捐給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希望世人“牢記歷史,發奮自強”。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副會長、南醫大孟國祥教授說,“生死簿”是日本侵華戰爭的鐵証﹔鳳儀萍老人堅持為歷史作証,值得世人敬仰。“隻要我還能動,我就去悼念他們,這是我的責任。我要去告訴他們,祖國強大了,同胞們安息吧!”鳳儀萍老人撫摸著小本子說。

(責編:賈雯帆、李楊)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后懸吊,鳳儀萍,煤礦,日本侵華戰爭,被打死,日本軍國主義,日本兵,工友,日本投降,被抓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復旦投毒案二審 哪怕借錢也要給兒子一個交代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昆明“蟒蛇少年”與25條蛇同居10年(組圖)

媒體:周永康面臨的審判懲罰或重於薄熙來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