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26日08:41|來源:中新網|字號:
中新網1月25日電 綜合報道,日本1月24日召開第186屆例行國會,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施政演說點名指責中國,並首次明確表示將修改憲法解釋以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新年以來,安倍修憲野心昭然若揭,吹捧日本自衛隊的海外活動。但在與鄰國關系上,安倍表面上反復強調修復與中韓關系,卻言行不一,親手關上對話大門。
首次明確談修憲 橫加指責中國
當天,安倍晉三在在眾院全體會議上發表了施政演說。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安倍表示,將修改憲法解釋以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
安倍還大談特談日本自衛隊的海外活動,稱自衛隊的行動強調了致力於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和平主義”的意義。他還表示,將在防衛大綱的基礎上,以西南沿海地區為首,加強日本周邊海域及空中安全,強化防衛態勢。
共同社稱,這是安倍2012年12月第二次執政以來首次在國會演講中明確談及集體自衛權。安倍晉三執政以來,最希望推動修改憲法解釋,以允許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將日本變為“正常國家”。
此前有日本媒體消息稱,安倍已就修憲准備了“三步走”計劃。第一步,安倍將在例行國會上推動新年度財政預算,在4月正式接受安全保障法制懇談會的報告書。
第二步,安倍需統一日本政府內部意見,准備修改草案,努力爭取執政盟友公明黨的理解。
第三步,安倍擬在6月22日例行國會結束以前,提交內閣決定,並在國會進行答辯,正式提出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問題。除了安倍本人答辯以外,其修憲支持者、內閣法制局長官小鬆一郎或也將就具體事例參加答辯。
媒體分析指出,因所需法律程序嚴格,修憲在日本被認為是不可能的“常識”。但是,視修憲為“歷史使命”的安倍不顧阻力,一再推促修改憲法。而一旦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脫離戰后體制,邁向軍事大國,后果難以設想。
當天施政演說中,安倍還橫加指責中國通過“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擴大海洋活動等謀求獲得更多權益”。但安倍不忘老調重彈,再次宣稱中日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他強調,並不是有問題沒有解決就不進行對話,而是正因為有問題才應該進行對話。
安倍還稱,中國和日本是割不開的關系,有必要回到“戰略互惠”關系的起點,努力改善雙邊關系。
自2012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購島”以來,中日兩國關系一直陷於嚴重僵局。安倍在執政后,不僅不採取措施緩和兩國關系,反而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中國威脅論”,否認二戰侵略歷史,更在去年年底執意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給兩國關系帶來了致命打擊。
一方面做出種種否認侵略歷史行為,一方面又表示要改善對華關系﹔一方面參拜象征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的靖國神社,一方面又宣稱參拜是“為了向和平宣誓”、不願因此傷害中韓感情﹔分析指出,安倍四處兜售“積極和平主義”這一招牌,背后卻充斥著狂熱的戰爭意識。
專家分析認為,安倍在改善對華關系上缺乏誠意,如果真正想要恢復和改善兩國關系,要使中日關系恢復到軌道上來,要拿出實際行動來。
![]() |
(責編:李楊)
修憲 鄰國 外交部發言人 對華關系 積極和平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