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娃”现象全球流行背后

2017-06-02 13:40:07 环球时报
分享:

“晒娃”,是网络发达、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晒时代”的一大特色,是一个不分中外的全球性现象。父母们为什么会对“晒娃”欲罢不能?究竟该不该“晒娃”?

  该不该“晒娃”并非非黑即白

  “我喜欢给我的两个孩子拍照。在社交网站上我跟我的家人和朋友分享这些照片。如果位置合适,有时我会把照片放到我的博客里。这些照片,有的拍的是我的孩子在奔跑和玩耍,有的是他们在睡觉(在他们最终睡着后,我喜欢看他们睡觉的样子)。”美国女作家温蒂·威斯纳在《华盛顿邮报》上写道。

  威斯纳的描述是很多“晒娃”父母心情的写照。对于童年时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现在的世界与那时差别太大。那时的人最多拍若干照片来纪念自己的童年,而现在,智能手机技术使得拍照既快捷又廉价。“心态、技术发展和童年的遗憾共同构成了晒娃大军的催化剂”,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对《环球时报》记者说,80后和90后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非常渴求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当他们有了孩子之后,也会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爱是独一无二的,并自然地想把这份爱“秀”给全世界来看。

  有分析称,从生物学角度讲,父母习惯于认为自己的孩子最聪明、最有天赋,社交媒体正好满足了他们这种“自恋”倾向。很多孩子因此有着父母一手塑造的“电子身份”:天才的、叛逆的、时尚的、挑剔的。这可能会引发一些“小心机”。比如在日本,因孩子而结成的“妈妈会”是重要的社交圈。一些妈妈留言说:“看,我的娃多可爱”——“其实很普通,但也不得不点赞”;“晒孩子钢琴演出的照片,其实是想显摆那身新衣”;“故意晒孩子在著名私立学校开学的照片……”

  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的全世界父母错了吗?给孩子的成长留下“数字足迹”真的有害吗?年初,澳大利亚特别节目广播事业局网站的一篇文章称,在心理学家看来,“晒娃”并非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网上“晒娃”有风险,但对父母养育孩子来说也有明显益处。

  德国软件公司AVG去年的调查显示,德国71%的母亲都会在社交媒体上上传孩子两岁以下的照片。对许多父母来说,上传孩子的照片可以增加被别人或社会认可的程度,也可以与亲朋好友分享喜悦。还有说法称,孩子早晚要适应社交媒体,“晒娃”能带来家长间的经验交流,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父母角色。

  “各国人民都爱晒晒晒,不分国籍。”一名在英国大学交流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美家长“晒娃”的程度整体不及国人,他们使用社交软件比我们早,已经习惯将之作为交流工具,软件上有家庭成员,所以分享照片很正常;同样,他们对分组、隐私设置等也运用熟练;拐卖孩子等恶性事件对他们多数人来说有些天方夜谭。此外,相比孩子是生活重心的中国家长,老外更爱晒自己。

  “‘晒娃’引发的风险并非那么抽象。”朱巍表示,间接风险更多,在孩子不可预见的未来,隐私的泄露可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负面后果。

  法国“晒娃”禁令是这么回事

  不少报道提到,在法国,父母“晒娃”可能会面临罚款和牢狱之灾,即所谓“晒娃”禁令。实际上,法国并没有专门针对“晒娃”立法,尽管它确实称得上针对“晒娃”开了第一枪。

  去年年初,法国社交网络上一度流行一个名为“母亲挑战”的游戏:如果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就发布3张孩子的照片并点名另外10个母亲照做。一时间,一组组孩子的照片扎堆出现在网络上。

  这一情景引起法国国家宪兵队的关注,后者随即向广大父母网民表示:我们提醒你们,在脸书等社交网站上发布自己孩子的照片并非没有风险!请停止分享孩子的照片并不再点名别人照做。法国媒体也着重向网民介绍了这一举动的危害:无法设防屏幕另一端别有用心的坏人;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上传操作一旦完成,即便想删除也可能无法彻底抹掉痕迹……

  认识到“晒娃”风险的同时,法国的法律也在有关隐私和肖像权方面进行保障。法国民法典第九条确保每个人的隐私都得到尊重。据巴黎律师公会专职网络名誉和网络犯罪的律师尼古拉斯·伯努瓦介绍,发布子女的照片需要区分“获得同意”和“能够判断”两个原则。对于7岁以下的幼儿,父母可以针对子女照片的发布进行授权;当子女具有辨别力之后,发布他们的照片就需要当事人及父母双重许可,父母想发布子女的照片,也要寻求后者同意。如果孩子要求父母删掉社交网络上的照片而遭到拒绝,子女可以考虑就肖像权受到侵犯提起民事诉讼。

  若上传照片有公开损害当事人的嫌疑,这就涉及刑法犯罪。法国刑法226-2条规定,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拍摄、保存、散布、传播对方在私人场所的照片,可判处1年有期徒刑和4.5万欧元的罚款。

  在法国,对于肖像权和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十分常见。在法国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包括儿童在内的所有路人脸部都会被模糊化处理。《环球时报》记者去年走访法国加莱难民营时,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特意提醒来自各国的摄影记者,不要用相机拍摄营地中的未成年人。

  谨慎“晒娃”的背后,体现的是法国对个体及个人隐私的尊重。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