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的餐桌”悄然改变世界
2017-05-25 17:10:44 环球时报前不久,中国吃货实力再让外国媒体叹服,因为“中国人在2016年吃出了一个瑞典GDP”。不过,中国人不仅是自己吃得痛快这么简单,对于世界来说,这其中蕴藏了巨大商机。
吃光XXX?“中国吃货”不背锅!
“中国餐桌”的影响力在一些国家切切实实存在。比如《澳大利亚人报》称,“采矿业的红火或许正在终结,但澳大利亚养牛业的滚滚财源似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减弱趋势”。如今澳养牛农民获得的牛肉价格已是3年前每公斤3澳元的两倍。正因为如此,澳铁矿石“女皇”莱茵哈特、媒体大亨斯托克斯和零售巨头哈维等澳富豪,都在扩大他们的牛肉“帝国”和全球野心。近来,莱茵哈特公布其与中国新希望集团合作以每年向浙江省出口80万头肉牛的宏伟计划。
而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常常引发一些质疑,类似于“中国人吃光/买光xxx”的新闻屡见不鲜。比如,美国著名网络杂志《沙龙》5月初刊登文章称,“全球牛油果短缺都怪中国?”文章称,供需关系导致牛油果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墨西哥、秘鲁等重要牛油果产区都出现歉收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消费者已对它们养成“无法满足”的胃口。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称,极具健康意识的中国中产阶层令牛油果成为中国进口水果市场中的“明星”,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国家对华出口的牛油果正以每年25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2012年仅154吨的出口量增飙升至2016年的2.5万吨以上。
此外,为配合中国需求而大规模进行种植、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成为担忧之一。比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部的500多名居民在两年前曾将为中国市场养猪的墨菲布朗公司告上法庭,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养猪场的臭气熏天和污水横流等污染问题。
还有就是对当地产业带来的变化。比如新西兰,由于乳制品市场强劲的出口带动,该国位于南岛的农场纷纷转型。新西兰最大的牲畜加工公司银蕨农场日前宣布将关闭南岛的一个羊肉加工厂,因为当地肉羊农场大量转型成乳制品农场导致肉羊供应量不够。
外媒最关心的还有,在中国对外国食品的“胃口”越来越大的过程中,中资企业已开展一系列海外食品收购活动,比如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瑞士农企巨头先正达等。而中企在海外租用、收购农场和企业时,会引发有关不信任、地方抵制等争议。
针对上述质疑声,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海外投资咨询中心副主任杜奇睿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类似“中国人吃光/买光xxx”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为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充裕的资本、宝贵的合作机会。贸易行为对双方来讲是你情我愿、互利共赢的行为。
“如果因为中国的进口引发出口国部分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出口国的市场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主选择,中国作为进口方不应承担相关指责。如果出口国认为这种产业结构变化不符合本国利益,或者相关产业发展超出本国的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那么他们可以自主做出调整,比如提高出口价格、对相关产品出口采取合理的管制措施等。一些外媒不该把责任归咎于中国消费者,它们所在的国家说不定就在搭乘中国经济增长的‘快车’。”杜奇睿进一步分析说。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曾称,至少目前看来,中国对进口食品的需求增长一直有益于有关经济体,并未使当地人口挨饿或导致广泛的环境退化现象。
“中国餐桌”给各国农业及食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这样的机遇也正是其他国家想要抓住的。正因为如此,哥伦比亚驻华使馆会定期举办推销自家咖啡豆的“咖啡快乐时光”,阿根廷大使热衷于和记者讨论本国蜂蜜的几大好处,墨西哥驻华使馆的外交高官们多次亲自上阵为中国消费者介绍“牛油果到底该怎么吃”,而当智利总统来华访问时,会亲自为该国的葡萄酒推介会站台。最近,美国参议院批准布兰斯塔德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对于他的此项任命,美国舆论关注焦点之一就是期待他在中国成为一名出色的农产品推销员。因为他曾是艾奥瓦州州长,该州的对华食品出口在3年内翻倍,其生产的大豆有1/4销往中国。【环球时报驻外记者高石 侯露露 王迪 陶短房 青木 陈霞枫 环球时报记者白云怡 倪浩 王会聪】
原标题:“14亿人的餐桌”悄然改变世界 吃光XXX?“中国吃货”不背锅!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