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人民的名义》是文学的胜利

2017-05-05 13:44:24 环球时报
分享:

“《渴望》让人情和人性的回归温暖了整个中国,此后的30年是一个充满纠葛、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的声音浑厚深沉,“这时候,需要有一部作品来影响和引导世道人心。”

  【环球时报记者 张妮】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问题:上一部几代人同看的现实题材国产电视剧是什么?《环球时报》记者和周梅森都想到了同一个名字:《渴望》。近30年后,万人空巷的情景再度上演。在《人民的名义》迎来汉东反腐行动“收网”、几名“大反派”相继被捕的大结局后,现实中的剧情也亮了:该剧收视率一度破8,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一;原著小说加印107万册,14天卖到脱销。而这部爆品幕后的真正主人公是周梅森,没有他,就没有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没有栩栩如生的李达康、祈同伟、侯亮平、沙瑞金……获得艺术认可的同时,他也收获了商业上的成功,以1400万元版税收入位列编剧作家榜榜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周梅森有些动情,“《渴望》让人情和人性的回归温暖了整个中国,此后的30年是一个充满纠葛、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的声音浑厚深沉,“这时候,需要有一部作品来影响和引导世道人心。”

  我真心没觉得尺度有多大

  环球时报:《人民的名义》引发全民狂欢,主流价值观在年轻人中引起共鸣。有人认为,该剧爆红是一种意外和偶然。您认为是偶然还是必然?

  周梅森:我认为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说情理之中,是因为长期以来,观众看惯了穿越、玄幻等电视剧题材,对于直面现实、反映当代各阶层生活的作品有一种饥渴症。反腐是中国在十八大以来最大的践行,举国关注,全球瞩目,但在文艺作品中很少表现。我们的主创团队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高品质的优秀作品,我们确实做到了。我们选择的导演是做生活剧的,非常精细,演员代表了中国当代最高表演水平,应该说这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因此,我们当时就知道这部作品肯定会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但有两个没想到。一是受欢迎程度达到这么热烈的程度没想到,二是80后、90后年轻人占观众的50%以上,这点我也没想到。应该说,这部剧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年轻人文艺消费品的喜好中间找到了一个共振点。

  这部剧是完全原创的,我在创作时就考虑,一定要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把故事写得惊心动魄。这可能也是吸引年轻观众的重要因素。如果这部戏还是走过去的老路,人物黑白分明,简单进行说教,拉着老百姓在电视面前受教育,那老百姓早就不买你的账了。所以,我觉得这部剧给意识形态艺术作品的市场化探索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环球时报:很多人认为这部剧尺度比较大,您是如何把握政治尺度的?

  周梅森:我真心没觉得尺度有多大。我仅仅是忠于生活,把十八大以后这种社会现实,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比较真实的艺术手段展现在受众面前。有时候,也许是作者在开始创作时,首先把自己阉割掉了,认为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碰。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瞎写、瞎想。我对这部作品很自信,因为我一辈子都在写作,近30年来,我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改革进程,我不仅是改革的观察者,而且是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我对改革开放充满感情。所以,我在这部作品中反映的任何问题,不管阴影面积有多大,前提和基础都是对改革开放的充分肯定,不会说看完了觉得国家没希望,这部作品是积极向上的。像沙瑞金、侯亮平这些正面人物,一个个都是光明的,是民族的希望。不管有多少黑暗,光明永远走在黑暗前面。在这样的创作前提下,不存在把握度的问题。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