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人民的名义》是文学的胜利

2017-05-05 13:44:24 环球时报
分享:

“《渴望》让人情和人性的回归温暖了整个中国,此后的30年是一个充满纠葛、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的声音浑厚深沉,“这时候,需要有一部作品来影响和引导世道人心。”

  一个作品活了,作者就死了

  环球时报:剧中,陈岩石在战争年代背炸药包,侯亮平一身正气没缺点,有观众认为,这些正面人物太过完美,不真实,您认为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

  周梅森:战争年代背炸药包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老领导的故事,他去世时连遗体都捐献了,这种为信仰而奋斗的生活经历非常真实,一直感动着我,我情不自禁就写进小说了。据说很多人看到这个故事感动得掉泪。也有人认为这是说教,我认为,这样想的人,可能是他在生活中阴暗面太多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不管多么阴暗,总有那些非常优秀的、代表这个时代的、光明正义的人物存在。在中国封建社会,还出现过海瑞、包拯这种人物,难道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就没有好人了?我绝不相信。有人问,侯亮平那样的人物是否可信?我认为完全可信,我们司法界确实有一批这样刚正不阿的执法者。就算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我塑造一些充满光明的人物,来引领这个时代行不行呢?当然,一个作品活了,作者就死了。不同的观众和读者对同一个作品会有不同的解读,我认为这很正常,我就是再怎么解释都没用。

  环球时报:这部剧可以说是轰动全国的现象级作品,印象中,上一个达到这种效果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应该是《渴望》。和《渴望》热播的时代相比,当今社会生态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周梅森: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渴望》是上世纪80年代末拍摄,90年代初播出的。那个时代,我们从一场历史性的灾难中走出来不久。此前,阶级斗争把中国社会斗到崩溃的边缘,把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打翻了、打碎了。《渴望》讲的是什么?是人情和人性,它让人情和人性的回归温暖了整个中国。因此出现了万人空巷、几代人同看的状态。那正是当时社会形态一个生动的反映。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整个中国变了样。中国不但自身强大了,也在影响着世界。这么一个大中国,扮演着近代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角色,实现了从未有过的富有,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和贪污腐败现象。这30多年是一个充满纠葛、急剧变化的时代,可不是当年《渴望》的状态了。因此,这时候,需要有一部作品来影响和引导世道人心,这部作品就应运而生了。

  环球时报:从《渴望》到《人民的名义》这20多年间,为什么反映现实题材的好作品这么少?这与编剧收入没有演员高,难以刺激他们的创作积极性有关吗?

  周梅森:我们还不擅长宣传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这让我想起近期上映的美国好莱坞大片《血战钢锯岭》,它讲的是一个信仰的故事,震撼人心。我们之前的文艺政策有偏差,希望在逢年过节拿出几部礼花式的作品。当然,节日需要礼花,但作为影响世道人心的代表性文艺作品,不能这样搞。我们的文艺政策要真正鼓励作家、艺术家面对现实生活,直视生活中的矛盾。《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能取信于民?我一开始就把侯勇表演的那个小官大贪的形象鲜明地摆在观众面前,不回避,让观众知道我们是真实的、真诚的,绝不想隐瞒和欺骗。所以,表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除了政治正确外,真诚是它的生命。如果没有真诚,这类作品必然失败。

  我是作家也是编剧,我并没有感觉在市场上被边缘化。如果你真是一个具有原创性和创造力的编剧,市场不会亏待你,任何领域你都有话语权。至于你说的那种情况也不排除,但首先,编剧自己要反省一下,在资本面前,你有没有体现出创造的价值,如果你东拼西凑弄个东西,或者让资本把你指挥得团团转,那你不能期望得到资本的仰慕或尊敬。我们这部戏就不接受资本的安排,有人讲,《人民的名义》,连名字都拒人千里之外,你们胆子真大。但是,我们就这么干了。只要你去创作好的作品,不管在什么时代,都会得到市场和艺术的双重认可。

  续集什么时候出来?不知道

  环球时报:虽然中国当下的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但古往今来、任何国家都存在腐败。从人性弱点的角度看,腐败有办法根治吗?

  周梅森:没错。腐败既不是我们目前政治形态下的必然产物,也不是改革开放一定会产生的副产品,全世界任何政权体系、各种政治形态下都可能出现腐败。像全球最清廉的地方被认为是北欧国家,但另外两个清廉度较高的地方是中国香港新加坡,它们的管理体制差别很大。还有一些英语国家,比如印度,我去过,那真是处处都要钱,腐败到让人无法忍受的程度。不过,我觉得,腐败也不是没有办法根治,就是要把权力关到笼子里。只要有权力之地就要有防范措施,从制度上防止腐败。这个工作我们国家正在做。

  环球时报:这部电视剧火了后,原著小说销量激增。今后,文学是不是都要依托影视剧这种强势文化发扬光大?

  周梅森: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时代,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对中国来说,电视剧是影响最大、最强势的艺术传播形式,没有之一。在电视剧播出之前,同名纸质书卖了7万册,这对文学作品来说相当不错,但和现在的150万册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据说后来是以每天10万册的销量增长。线上的电子书也卖疯了,一周之内翻了291倍,达到破纪录的5亿多点击量。这部戏里我提到的书也全部卖火了,比如《万历十五年》等。一部好戏就是能把方方面面的东西全带起来,但前提是好戏。

  但是,我不赞成文学要依靠影视剧带动的观点。我的想法恰恰相反。这部剧的成功既是影视的胜利,也是文学的胜利,从根本意义上讲,还是文学的胜利。没有文学原创,哪来这么精彩的故事?我们当前的影视剧缺乏原创性,就凭影视界那些桥段、套路和拼拼凑凑出不来好作品。文学绝对不是任何艺术形式的附庸,而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母本、基础,是它们的母亲。这是我不会改变的一个基本立场。

  环球时报:您是否打算创作续集?    

  周梅森:在没有想清楚之前,在没有把握拿出一部优秀作品之前,我不可能为了钱,急功近利马上开始创作第二季。我目前是在总结、观察、休息阶段。至于续集什么时候出来?不知道。也有很多人问我有没有做商业开发的想法,我说没有。我不是商人,就是一名作家和编剧,我不缺钱也不缺名,手头上也没什么影视文化公司急需赚钱。现在,我就安安心心地思考一些问题,为将来可持续写作多多学习吧。

原标题为“专访《人民的名义》编剧及原著小说作者周梅森:这部剧大热是文学的胜利”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