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诸多“副中心”让“东京国”卸压

2017-04-11 13:14:59 环球时报
分享:

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近来引发热议。历史上,不少国家的首都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上都进行了探索。有些卓有成效,有些则衍生出新问题。

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近来引发热议,这对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有重大意义。历史上,不少国家的首都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上都进行了探索。有些卓有成效,有些则衍生出新问题。

日本:诸多“副中心”让“东京国”卸压

  日本首都东京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战后日本经济起飞以后,东京人口迅速膨胀。人口和资源过度集中在东京,成为吸干日本的“东京国”。自战后初期至今,日本政府多次出台首都圈规划方案,试图疏散部分首都功能,在东京城区建设多个“副都心”,并在附近建立“新都心”“科研学园都市”等。

  战后日本经济从废墟上重建并迅速发展,东京的繁荣成为这一趋势的缩影。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日本以跨越式工业化为目标,全力发展制造业,东京被作为经济中心之一,享受各种政策倾斜。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度密集,让东京相对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京都市圈GDP占据日本全国近1/3。

  产业集聚的结果是人口的集中。战后初期,日本人口迅速增长迎来“婴儿潮”,而东京增长率更高于全国水平。东京都市圈占全国面积的3.5%,但人口占全国近30%。上世纪60年代,东京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4000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50年代末到70年代,日本人将东京及东京以外的地方看作“两个世界”,很多日本年轻人将“上京”作为人生最大追求,纷纷背井离乡来东京“寻找机会”,每年东京迁入人口都至少达30万到40万人。  

与此同时,东京的住房、交通、环境、能源供应则始终面临巨大压力。上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东京土地总价一度相当于美国全国土地总价,“地王”不断涌现。而东京上班族的“通勤地狱”更是令西方瞠目。上世纪50年代,东京地铁早晚高峰时就开始有地铁员工专门负责往车上“推人”,7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期,东京地铁高峰满载率曾经常高于300%。西方媒体曾报道东京特色的“寿司式拥挤”“沙丁鱼式拥挤”“杀人拥挤”等。东京人在地铁上挤成一团,脸被挤到车厢玻璃上,痛苦不堪。日本媒体感叹道,东京从日本全国“源源不断地吸引能量”,“东京国”君临天下的同时已臃肿不堪,而日本其他地方的活力则被吸干了。

  为了改变东京“一极集中”的状况,日本政府曾多次作出努力,其中行政性规划发挥了重要作用。1958年,日本政府首次出台“首都圈整备规划”,在东京站半径30公里外,建设5至10公里宽的绿化带,将原中心城区和新建住宅区建设隔离开,以控制城市规模无序蔓延。此后在1968年、1976 年、1986年和1999年,日本政府又先后4次提出新的“首都圈整备规划”。还出台了《首都圈整备法》(1956年)、《首都高速公路公团法》(1959年)、《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1962年)、《住宅建设规划法》(1966年)、《城市规划法》(1968年)等法律。70年代以后,针对东京“都市病”各种弊端,日本政府的规划基本思路进一步明确:避免城市业务功能过度集中在都心区域,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区域均等化,建设多层环状公路线和高密度地铁网络线,从而缓解东京中心区域的压力,将产业、机构和人口逐步疏导到周边地区。

  在此背景下,东京出现了诸多“副都心”和“新都心”,成为“大东京版图”上的重要节点。1958年,东京率先确定新宿、涩谷、池袋三地为副都心,1982年又增设上野-浅草、锦系町-龟户以及大崎三个副都心。1995年,东京湾附近的临海地区成为东京的第7个副都心。在1986年第4次“首都圈整备规划”中,日本政府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几个副都心,迅速分解产业和政务功能,建设“多极分散型国土”。日本还在东京周边地区大建“新都心”。1961年,日本政府内阁通过决议,“为了避免东京人口过度集中,应当将不必要(驻扎在首都的)政府机关等迁出首都”,通过专家会议挑选,1963年最终选定在东京以西的筑波山麓建设“新都市”,搬迁6个中央省厅的43个部门,并推动东京教育大学(现筑波大学)等搬迁到该地。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筑波大学城”。上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在东京附近千叶县幕张地区建设“幕张新都心”,试图借东京湾地理优势,打造“职、住、学、游一体化的未来都市”。1989年,日本决定在琦玉县大宫地区建设“琦玉新都心”,将法务省、厚生劳动省、财务省、防卫省等部分行政部门迁移到该地。在世纪之交时,日本又决定将横滨港附近地区打造为“横滨未来港21”,作为另一个“新都心”。

  日本政府的调控措施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东京的“过度膨胀”,让东京的城市拥挤程度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东京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商务成本也导致迁入人口下降,成为调控东京人口的“隐形因素”。

  (卢昊)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