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 评论 资讯 财经 华人 台湾 香港 历史 社区 视频 新加坡 德国 荷兰 滚动

“愤青老太太“吴青”

2016-08-19 09:54:10 环球人物
分享:

她是冰心的女儿,年近八旬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有着年轻人都少有的激情。

1470977437657.png

吴青家里摆放着母亲冰心的照片。(侯欣颖 摄)

免费培训1.4万名农家女

吴青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但前些年胯骨出了毛病,行动颇为不便,站立、走路都要借助拐杖帮忙。尽管如此,她仍坚持前往30多公里外的农家女学校,给每期的新学员们上第一堂课,18年来从未间断。课堂上,除了以《宪法》为教材讲授公民意识和法律常识外,吴青着重讲的两个字是“人”和“爱”。“你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女人,而每一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双腿站立。每个人都要懂得爱,懂得真善美,才能是个真人。”

1990年夏天,因为工作需要,吴青前往甘肃会宁农村考察。当地贫困的生活状况让吴青始料未及,时至今日再次回想起来,她还是声音哽咽,眼眶泛红。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让吴青震惊。她敲一户人家的门问:“有人吗?”屋内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没人。”原来在当地女性的观念中只有男人才算得上“人”。“她们都是我们的姐妹呀,怎么能那样生活呢? 要改变农村必须改变农村女性,教育一个女性等于教育一家人、几代人。”吴青说。

5年后,吴青和时任《中国妇女报》编辑谢丽华在参加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时相遇,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办一所让农家女学会自立的学校,经过3年的努力,这一愿望终于达成。吴青拿到的第一笔办学启动资金来自母亲冰心,老人把刚到手的9万元《冰心全集》稿费全部拿出来支持女儿的公益事业。后来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来自于社会人士、团体的捐赠。作为农家女学校的理事长和法人代表,吴青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给学校“化缘”。只要出席的活动中有企业家在场,吴青都会找他们募款。“我经常在农村跑,见到这些老板的机会并不多,但只要让我遇上了,我都不会放过。这并不丢脸,我又不为自己要。”有一次,一家汽车公司的老板答应吴青给学校捐一辆车,但没有及时兑现,吴青给他打电话也没有接通。后来这位老板又让吴青遇上了,她直接开口找他要车,终于募到手。还有一次,她去某机关办公室,看到大量只打印了一面的A4纸被扔在一旁,便全都要回了学校。

位于北京昌平的一栋简陋的二层小楼就是农家女学校的所在地。那里曾是一座废弃的皮鞋工厂,如今墙上挂满了学员们生活、学习、活动的照片。这是一所纯粹的公益学校,为学员提供1—6个月不等的免费培训,课程包括计算机操作、速录、美容美发化妆、幼师、养老护理、餐饮服务等实用技能。十几年来,已经累计培训了1.4万多名来自贫困农村的大龄辍学女童及妇女。

学校里有一位教师,叫蒲瑞霞,她人生轨迹的改变,印证了吴青创办农家女学校的初衷。2006年,21岁的蒲瑞霞第一次从老家宁夏来到北京,参加农家女学校为期3个月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当时,距离她11岁辍学已经过去10年了。培训结束后,在吴青的鼓励下,她重新拾起课本,并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大专班。毕业后,蒲瑞霞成为农家女学校的一名专职教师。

责编: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