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忆柏杨:他的眼泪远超欢笑

2016-06-08 10:38:32 《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2008年,柏杨病逝。8年后的4月29日,柏杨忌日,长子郭本城带着为父亲所写传记《背影:我的父亲柏杨》到了大陆,通过儿子笔下的种种事迹,人们感受到了柏杨更真实的悲喜。

  “监狱是出懦夫的地方,也是出勇士的地方。”

柏杨在挂着“297”狱囚编号的书房门旁留影,摄于2000年。

  柏杨在挂着“297”狱囚编号的书房门旁留影,摄于2000年。

  郭本城现在回忆起父亲入狱的经过还觉得荒谬,柏杨是因为翻译美国漫画《大力水手》惹上是非。有一期的漫画是大力水手父子在岛上建立国家、竞选总统,演说词里出现了“fellows”一词,柏杨幽默地翻成了“全国军民同胞们”。这是那个年代蒋介石发言中对民众的称呼,虎视眈眈的特务马上注意到了这一讯息。1968年春节假期,柏杨还浑然不觉,带着妻子去合欢山看雪景。3月年关刚过,他就被冠上“打击国家领导中心”的罪名入狱,稍后又成了“共党间谍”,在牢里蹲了9年26天。

  柏杨被囚在孤悬海外的绿岛,如同“绑在刀砧上的鱼虾”,受尽非人待遇。以至于后来被调去看守所的图书馆当苦役,他居然将此地视为“梦幻般的另一个世界”,一有机会,就窝在牢房一角看古书,还写下小诗“窗下读残书,悠悠意自如。”

  “政治犯监狱是出懦夫的地方,也是出勇士的地方;是出呆子的地方,也是出智者的地方;是出疯子的地方,也是出英雄的地方;是出废铁的地方,也是出金钻的地方。”这是多年后柏杨讲给孩子们听的话。狱中十年,他依然没放下手中的笔。“牢狱又可以让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沉淀,得到一些改变。”柏杨读《资治通鉴》,酝酿要彻底取消朝代的框框,把历史上那些令人头晕眼花的官名一律现代化。

  同押一房的有个叫黄华的难友,他跟柏杨说:“管什么传统,应该只管创新,能不能站住脚,由读者决定。”柏杨听到后,决定做一本平民百姓看得懂的历史书。他用早上吃剩的稀饭涂在报纸上,一张一张黏成一个纸板,凝干后像钢板一样,他背墙席地而坐,纸板放在膝上,借着微弱的灯光,专心构思,完成了以编年体入史的《中国人史纲》。1977年柏杨获释,6年后又开始写《柏杨版资治通鉴》,眉批“柏老曰”,留下自己的见解,令读者拍案叫绝。那些大胆的思维,也是在牢房里种下的种子。

  柏杨真正的大爆发是《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其实是柏杨在美国高校的演讲稿汇集,1985年正式出版,惊世骇俗的言论触及整个中国社会。郭本城很认同柏杨的观点,“我相信父亲的价值观,经历过生死磨难的人总能给我们最磅礴的力量。”

  说国人丑陋,并不始自柏杨。“美国有一本《丑陋的美国人》,美国国务院认为它是‘确实刺激思想’的好书,日本有《丑陋的日本人》,作者是人类文化学者高桥夫教授,却因为书中言辞被革职。这是中西文化素质的差异。父亲并没有否定中国的历史文化,只是批评中国的文字狱和八股文是酱缸文化的源头,他自认是中国人,而且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才敢直言不讳指出自己人的缺点。”郭本城说。

  怎么才能不丑陋?柏杨认为“要活得有尊严”。在《丑陋的中国人》问世20年后,柏杨出版了《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他也一直以此教育子女,“人要有尊严,就是不能说谎,被捅穿的时候尊严在哪?就是耐心听完别人讲话,绝对尊重你发言的权力。有民族自尊,懂个人尊严,还要懂得尊重别人的尊严,这样的中国人才能不丑陋。”

  “释怀从来都不是忘记。”

2003年,柏杨与张香华在台湾的家

  2003年,柏杨与张香华在台湾的家

  2006年岁末,柏杨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57箱文物,有人声色俱厉地把电话打到他家中:“柏杨你吃台湾的米、喝台湾的水50多年,现在怎么可以把东西捐给大陆?!”当时,时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周明已经到了台湾,陈水扁知道了有意阻拦。柏杨就催他快走,“赶紧回去,东西搬走,不然明天陈水扁来,后天就让你出个车祸,躺在台湾。”

  大陆读者经常把李敖与柏杨放在一起,两人都是台湾作家,都曾因为政治入狱。李敖有一本《丑陋的中国人研究》,矛头直指柏杨,而在柏杨的回忆录里,对李敖只字未提。采访中,记者提起李敖,郭本城说,各种声音父亲都释怀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观,父亲‘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他从没说过自己写的是多了不起的巨作”。

  很多人认为柏杨的收敛是不得已。郭本城很客观,“恩与怨,归尘土”,柏杨的达观是因为牢狱之灾、时代变迁,还有岁月的打磨。出狱后,他和相差20岁的张香华走到了一起,古稀之年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还养了猫,喂得肥肥胖胖,他写东西时,猫儿就趴在桌上打盹儿。他对生活依旧乐观,爱美,夹克都是有品牌的,即使在家伏案写作也会穿得整整齐齐。

  书房墙上,挂着他晚年的诗作《山居》:“海市蜃楼非是幻,梦中神话现真身;一叶扁舟从此去,双桨无声水无痕。”书房门上挂的却是“297”狱囚编号,柏杨曾笑着站在一旁留影。“父亲跟我说,释怀从来都不是忘记。”

  柏杨晚年身体不太好,走不动了,坐在轮椅上,但精力好的时候还是要听妻子张香华和护理给他读报,讲外界新闻,听到不愿意听的内容,会做一个简洁的评语:他妈的!

  郭本城总结柏杨,“一生苦难,泪水远超过欢笑。他值得被原谅。所以之于我,柏杨就是慈祥的父亲。至于其他,留给历史作评”。(《环球人物》记者 毛予菲)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