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走过地产“黄金10年”
2016-04-01 09:24:01 环球人物2007年,被潘石屹称为“房地产近10年来的最高点”。在奥运会效应和人们投资热情的多重刺激下,地产业走上了一个顶峰,而潘石屹也在这一年完成了上市。当年10月,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他和张欣所持股份的市值一度达到317.45亿港元,由此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列。
2015年年末,在北京光华路SOHO 3Q,潘石屹跟创业者进行了一场“潘谈会”。当天请来的嘉宾是刘强东。他给正向互联网转型、做共享办公的老潘出了个金点子——“房子白送”,因为“只有免费才能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潘石屹当时笑着说,“这得回家跟张欣商量商量”。没想到,这句玩笑话老潘当真了。半个多月后,当《环球人物》记者再见到潘石屹时,他很认真地讲起了接下来要怎么“白送”房子,才能让自己持有的物业利用率更高。
这就是潘石屹,总能“出乎意料”,成为媒体的头条,亦如当初他创办SOHO中国时,引来的各种争议和讨论。只不过,今天的老潘更加谦和、从容。近10年来,他写微博、出书、代言、做主持、拍电影,早已习惯生活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这位“颜值”不高,普通话也不标准的地产大佬,拥有的粉丝甚至超过很多明星。
人物简介:潘石屹,生于1963年,甘肃人,SOHO中国董事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家石油部下属单位工作,1987年下海经商。1992年与冯仑等创建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与妻子张欣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成为房地产界领军人物。图为2016年1月12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 傅聪 摄)
“活着也许就意味着胜利”
在一个签约发布会后,潘石屹带着未消的兴奋劲儿,坐到《环球人物》记者面前。深色西装、黑框眼镜、标准的潘氏笑容,顿时让人多了几分亲近感。老潘很自然地调整座椅位置,面对镜头。采访中,他有问必答,没有表现出丝毫紧张。有时说出一些“过分”的话,他会补充一句“这个可能跟你们的导向不一致,反正这是我的看法”。话语间的直率,一点不像商场历练多年的“老手”。也许,这就是老潘的“可爱”之处,没有掩饰和虚伪,始终保持着一个“农民”的本色。
在地产界,潘石屹被称为“营销大师”。资深媒体人罗振宇曾评价说,王石的万科就像地产界的麦当劳,做的是地产的标准化和产业化,而潘石屹有点像地产界的迪斯尼,会提供一种文化、传媒、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增值,等你喜欢他了,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去把买房子的发票开了,搞不清楚他是做媒体的还是卖房子的。老潘却说,“这是逼出来的”。1995年,潘石屹和妻子张欣创办了SOHO中国。当初,这个来自甘肃农村的“土鳖”和华尔街“海龟”的结合,一点都不被人看好。张欣的朋友形容潘石屹是“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老潘说,“我就是一棵小草”。
2007年10月,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潘石屹和妻子张欣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列。
的确,比起地产界的其他大腕,潘石屹的身段更低,“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来帮助你”。他从不隐瞒自己的出身,会在媒体前讲述极其贫苦的过去。那些“吃不饱饭,苦到只有一条裤子,时刻担心裤子破掉漏出裤头”的经历,让他拥有了更多追随者。当初,为了宣传SOHO前卫的居住概念,把房子卖出去,潘石屹是销售员,会跑到山西、内蒙古去拜访客户;也是公司的代言人,在当年SOHO现代城和建外SOHO的户外广告牌上,总能见到微笑的潘石屹。从此,他游走在地产和娱乐界……
2006年,潘石屹主演了一部电影《阿司匹林》,与电影票房形成反差的是,此时SOHO中国和其个人影响力,正如中国的经济和房价一样高歌猛进。在政府调控对住宅市场频频出手时,潘石屹已在两年前从商业住宅跨入商业地产,商业模式也已成体系。从拿地开始,他会选择大城市的繁华地段,比如北京的CBD、三里屯,以充分体现商业物业的价值和建筑设计的品位。他说,房地产的定价权主要体现在地段上,掌握了定价权才能有利润,如果选择二、三线城市,周边的开发商打价格战也会把你打死。然后就是依靠SOHO庞大的销售团队把这些物业快速散售出去。地段、设计、散售是其核心所在。
2007年,被潘石屹称为“房地产近10年来的最高点”。在奥运会效应和人们投资热情的多重刺激下,地产业走上了一个顶峰,而潘石屹也在这一年完成了上市。当年10月,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他和张欣所持股份的市值一度达到317.45亿港元,由此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列。与上半年诞生的内地新首富——碧桂园的杨惠妍旗鼓相当。
然而,手持重金的老潘,并未大跃进的发展。2008年初,他继续每周在新浪的聊天室跟网友“见面”。在之后的短短两个月里,潘石屹对楼市的看法,从最早的“不担心”、坚持“无拐论”变成了“不容乐观”,甚至预言“百日内房地产企业将发生剧变”。老潘的言论虽引来不少非议,但接踵而来的次贷危机,印证了他的商业敏感。
在SOHO中国酝酿赴港上市前,所有的投资银行无一例外地建议潘石屹,一是要大举拿地,二是要开拓全国市场。潘石屹说,“这不能全怪投行的短视。中国人多地少,又有18亿亩红线,谁都知道在中国拿到土地越多,意味着资产价值越高。”而面对投资银行的游说,老潘最终没有采纳举债拿地的建议,躲过了一劫。他笑称是“因为自己得过天花”,“清朝康熙皇帝玄烨为什么能够登上皇位?顺治死后,玄烨是少有的出过天花又没死的皇子。同样道理,出过天花,有了免疫力的房地产企业容易在这轮危机中幸存下来,而活着也许就意味着胜利”。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