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走过地产“黄金10年”

2016-04-01 09:24:01 环球人物
分享:

2007年,被潘石屹称为“房地产近10年来的最高点”。在奥运会效应和人们投资热情的多重刺激下,地产业走上了一个顶峰,而潘石屹也在这一年完成了上市。当年10月,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他和张欣所持股份的市值一度达到317.45亿港元,由此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列。

“出走”上海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底国家推出“4万亿计划”,这让一片“死寂”的地产业重新看到了希望。不过,其后的两三年潘石屹在媒体上出现时,多和“失意”二字相连。这要从2009年的地王争夺战说起。当时,手里不差钱的潘石屹带着SOHO一干元老来到北京市国土局交易大厅,参与广渠路15号地的争夺,结果被自称“小公司”的方兴地产弄得铩羽而归。事后得知,这个小公司的背后是庞大的央企。老潘不服气,2010年又对心仪已久的北京CBD核心——中服地块,再次出手,还是空手而回。据媒体报道,当时在竞标中,潘石屹质疑竞买条件中对投标主体的苛刻要求,与任志强一起炮轰“内定”。随后,中服地块虽被暂停交易,但调整后重新上市的第一轮方案投标中,SOHO中国的分数全部垫底。

其实,“央企造地王”是当年地产业颇为关注的话题。尤其在中烟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这些与房地产业毫无关系的央企介入地王争夺战后,就出现了“国进民退”的言论。紧接着,国资委表态,除16家央企可以继续从事房地产业之外,其他78家央企必须限期退出,不过这场退出大戏也没能在短时间内唱完。

彼时,作为“意见领袖”的潘石屹,不管是写微博、出书还是在各种论坛上,都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地产存在的问题。在2010年的一次论坛上,潘石屹说,房地产行业经过了甚嚣尘上、泥沙俱下的高速发展的年代,现在已经到了沉淀的年代,即回归到房地产的本质。可惜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并没有沉淀下来。中国的城市建设用20年时间走过了许多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道路,发展速度太快,冲得太猛,惯性太大,刹不住车。一时间,大量企业和行业的资金涌向房地产。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人得癌症是因为细胞失去记忆和约束,疯狂生长为癌细胞,并最终导致生命枯竭。房地产业也大致如此。

的确,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业已积聚了不少“顽疾”。此前,老潘就公开指出过业内的一些“怪现象”。他说,老家甘肃的农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鸡的不如倒蛋的。几年前,有两家开发商在同一地段拿了块地:一家开发商建了房子销售出去,没赚多少钱;另一家开发商,囤着地,什么事都没干,最后把土地转给别人,赚了许多倍。大多数地产商认为中国“人多地少”,土地市场上一定是“物以稀为贵”,谁拥有了土地就会拥有未来,所以许多地产商不顾法律和政策的限制大规模的囤地。

于是,抢不过地王的老潘,开始南下。当时,这被不少媒体解读为“无奈之举”。有人指出,2010年初,北京市“招拍挂”商业用地均会加上一个条件:“除住宅和公寓外,原则上不许散售。”这似乎宣告了SOHO中国散售模式在北京的“破产”,潘石屹只能转战尚无此规定的上海。不管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规划,老潘的南下之路依旧顺畅。2010年10月,SOHO中国以12.12亿元收购上海卢湾区43号项目48.48%的股权。这是近一年来,他在上海的第四度出手。而当年他还创下了业绩新高:销售额达238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82%。用任志强的话说,“小潘是天生的二道贩子,能把土豆卖出黄金的价格”。


1459473910693569.jpg

  


潘石屹在上海开发的项目,SOHO复兴广场。

在这个整年,地产大佬们都没闲着,王石宣布要淡出万科去哈佛读书,冯仑正构筑着他的“立体城市”,王健林也开始向文化产业转型,陆续投资了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当各路兵马都在地产里搏杀时,这些早就开荒扩土的大佬们已经在寻找突破和变革。

从地产商到“包租公”

2012年,那个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并没有来。但对老潘而言,这之后的3年走得有些“艰辛”。其间,潘石屹经历了两次转型,“脱胎换骨”是他对这些日子的总结。2012年8月16日,潘石屹对外宣布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由“开发—销售”转为“开发—持有”,告别散售,自持物业。3天后其股价便暴跌12%。显然,外界依旧看衰。

但老潘这一步不是冒进之举。从政策层面看,2011年限购限贷政策已推广到全国,存款准备金率也一降再降,最直接的影响是资金来源受到限制。这对需要大量资金的地产业无疑有很大影响。从市场看,销售物业的毛利在下降,而租金上涨却提高了出租物业的盈利空间。

实际上,转型在2012年的地产业已不是“稀罕事”,采取租售并举模式的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多。在SOHO中国之前,富力地产、保利地产等公司已开始尝试转型。保利集团就表示,计划在未来开发的物业中,30%为自己持有,70%用于出售。而且这些地产大佬自持的物业,往往都是优质资产,能为公司提供较为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与此并存的另一个局面是,从2010年开始的商业地产热正火速蔓延。到2014年,全球新建购物中心面积排名前10的城市有9个在中国,而在电商等冲击下,这些建筑正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此时,潘石屹已在酝酿第二次变革,而且来得更彻底。2014年9月,老潘在扎克伯格的邀请下,去Facebook参观。这家市值3000多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的高效和文化,对他触动很大。接着,老潘给自己定了个任务,每个月至少拜访10家互联网公司。他说,传统企业的人(在办公室)看报纸、喝茶的,吊儿郎当,互联网企业都是忙着编程的,气氛不一样。在互联网企业,老板基本没有固定办公室,而传统企业总裁、副总裁、部门经理,配置多大的办公室都很有讲究,“都去讲究这些东西,还有什么办公效率?”

2015年,老潘开始“再创业”。随后的一年时间,SOHO中国相继在上海和北京推出多个共享办公空间SOHO 3Q。就是将其写字楼以短租的形式对外出租,预订、选位、支付等环节都在线上完成。这个模式的不同在于,之前SOHO的物业最少起租是1000平方米,且周期很长,现在的3Q可以从一张办公桌租起,租用周期甚至可以按小时计算。当然,老潘提供的不仅是一张桌子,更是一个创业平台,可以寻找创业机会、合作伙伴,还有“潘谈会”,定期与创业者交流商业智慧。

老潘转型“互联网+”不是偶然。2015年,去库存已是地产业的基调。用共享办公的新模式,老潘成功地提高了写字楼的出租率,且未增加管理和人员成本。老潘的办法是,不雇佣新的管理人员来应对加大的出租量,而是采用“众包”方式,即个人和公司都可以加入3Q的销售网络,成为其合作伙伴,他们可以通过手机端代客下单,客户支付成功后,合同租金的8%将作为佣金返还。显然,老潘的商业模式很奏效,现在不仅他的物业出租率很高,还签下了其他的写字楼,要做管理模式的输出。老潘说,他的目标是2017年共享座位达到10万个。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