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走过地产“黄金10年”

2016-04-01 09:24:01 环球人物
分享:

2007年,被潘石屹称为“房地产近10年来的最高点”。在奥运会效应和人们投资热情的多重刺激下,地产业走上了一个顶峰,而潘石屹也在这一年完成了上市。当年10月,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他和张欣所持股份的市值一度达到317.45亿港元,由此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列。

“10年再没出一个企业家”

《环球人物》:是什么促使您向互联网转型的,您认为现在的房地产处于什么时期?

潘石屹:其实,对一个公司、一个行业最敏感的就是资本市场。大概在两三年前,资本市场对传统企业就不看好了,没人关注了,就跟孤儿一样。我在想这是不是赶时髦,互联网是不是个时髦的东西。可这些投资人不是小女孩,要穿漂亮衣服,他们都掌握着巨大的资金,不可能为了赶这个时髦。后来我观察发现,所有的传统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东西太多了,钢材也多,水泥也多,房子说是不够,实际上也多。资本市场就是要把资源放到最需要的地方,不需要的地方就不配置了,这是市场经济最简单的道理。所以资本市场对传统行业都不看好了。而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轻资产。它靠一个平台把社会资源最充分地组织起来。比如Uber,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租车公司,却没有一辆车,解决了无数人的出行问题,你说这是不是社会的进步?

前段时间,我和携程老总梁建章聊天。我说从你的观察看,现在中国的经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看到的传统这块,一斤钢材的价格还没一斤大白菜的价格贵,能好吗?梁建章说了个观点,非常独特。他说根据他的观察现在经济是好的。他是看社会中最基本的劳动力,就是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的这些人工资涨还是跌,如果这些人的工资在跌,那经济就不好,反之经济就是好。你看那些为这个社会服务的,送餐的、打扫卫生的人,他们的工资都在大幅度增加,你说经济是好还是坏? 《环球人物》:从现在往回看,2007年SOHO上市,到2012年不做散售,您的转变反映了地产业怎样的变迁?

潘石屹:从房地产来看中国社会的变化,很有意思。我们可以把时间跨度放得再长一点。其实,任何一个经历或目睹中国城市30年变迁的人,得出的结论都一样,就是这个30年,每隔5年,房地产的质量会提升一大块。 《环球人物》:5年是如何得出的?

潘石屹:这是个概数,也可以说是10年。现在的房子和10年前的房子,10年前和20年前的房子,20年前和30年前的福利分房更是千差万别。前几天,我参加新浪微博的活动,碰到光线传媒老总王长田。我跟他说,最近看了几个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看完以后,我觉得你们电影电视剧行业进步很快。王长田跟我说,你知道什么道理吗?原来拍这些不赚钱,一个老板投一笔钱,玩一票就走了,现在电视剧拍好了真能赚钱,这就是市场的力量。我觉得房地产也是市场的力量。 《环球人物》:能不能把近10年称为房地产的“黄金10年”,您如何划分这个时间点?

潘石屹:从我的感受,应该是结束福利分房那年,即1998年可以算房地产的元年。原来单位给你分个房就不错了,还挑什么质量,结束分房实行市场化,这是一个标志性的点。这个过程中发展最快的是上海和北京。第二个关键点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这之前的三四年,感觉全世界的中心就在北京,基础设施不断建设,房地产也飞速发展。2007年是中国房产的高峰点,无论是社会的关注度还是影响力再不会超过这个点了。而且这之前的国际环境也很好,金融危机还没爆发,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之后基本开始走下坡路,有时候房价会涨一些,像现在房价又开始涨,这都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环球人物》:2012年,您决定不卖房子了,要自己持有。这中间有什么事情让您明显感受到市场的变化吗?

潘石屹:从全国来看,现在每年竣工的房子大概是12亿平方米,如果城市人口是6亿人的话,每人每年增加两平方米,这个建造的量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四五年前,中国政府提出要搞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时,确实把我吓了一跳。因为按中国家庭的平均人口数来算,这个量太大了。所以,当政策出现时,我还是用了比较保守的办法,从2012年的8月,我们就持有这些物业,不销售了。当然都是北京上海最好地段的物业,基本上旱涝保收,大概有1700万平方米的办公物业。最近几年,大家仍在铺天盖地的发展,我却一块地都没拿。 《环球人物》:为什么不拿地了?

潘石屹:今天社会上不是需要你多盖一两套房子,而是最需要通过技术把空的房子利用起来。无论是中国的办公楼、商场还是住宅,要按照百分比来算,利用率都不到50%,当然这是根据我的经验来判断的。我们现在做的3Q就是办公楼的Uber,就是把空间充分利用起来。

《环球人物》:您曾说SOHO中国的成功在于商业模式的不可复制,那像万达、万科这些地产大鳄的商业模式又有何不同,能否总结一下?

潘石屹:这些公司的情况我非常了解,但不便评价,再说任何东西都总结出来就不好玩了。每个企业发展的道路都很独特,非要把万科、富力、碧桂园放在一起,就不对了。万科是王石的指导思想,恒大就是许家印的指导思想,华远就是任志强的指导思想,房地产是个比较个人化的行业。不过,有个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分析一下,就是近10年间基本没出现过大的开发商、企业家,除了互联网,其他传统行业都没有。我看到网上有人抱怨说,这些大资本家把资源都占了,不给年轻人留机会。我说不是没给你们机会,而是他们走的这条路(传统的路),越走越窄,没机会了。你不用去学,你要走就在新的经济秩序下去创业。50后、60后、70后走的路,10年内连一个企业家都没出过,你还抢什么?不要说创业困难,干什么不困难,创业困难还有可能创出个新路子,淘宝、京东、Uber不就创出了新路子?

《环球人物》:您觉得未来的房地产行业会如何发展?

潘石屹:这个行业要想健康发展,一定要让所有的资产、每一平方米的面积都充分利用起来,让那些为社会做了共享,提供了附加价值的,提供好的服务的人,成为行业的领导力量。如果这个行业里都是些投机取巧分子,“养鸡的不如倒蛋的”,这个行业几年就不行了,市场也一定会有很强大的力量把这样的人和企业淘汰掉。

1459474068812152.jpg

2015年12月21日,“潘谈会”在光华路SOHO 3Q举行,潘石屹和刘强东与创业者交流。

《环球人物》:就您个人而言,这10年最大变化在哪儿?

潘石屹:这个10年对我来说变化还是非常大的。10年前我的想法还是一个商人,视线和思想境界就是做一个好商人,现在就是一个企业家的心态了。

《环球人物》:这种心态的变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潘石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没发展起来,下海的大部分是劳改释放犯,我那时候心里还挺别扭的,转不过这个弯。再说,当时的年轻人都很理想主义,谈的都是政治。你不谈这些,只做个小生意好像就跟社会脱节了。1992年,我们几个一起创业的人写了篇文章《披荆斩棘,共赴未来》,上面说我们走的经商这条路,也是中国青年的报国道路,我就自己说服自己,开始走了。这时候慢慢地了解商业里的规律,一步步成为商人,直到10年前。那时,我赚的钱够吃够喝了,视野也放得宽一些,开始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到底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一两个政治家还是科学技术发明……这些问题思考的比较多。这10年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视野一年比一年开阔了,不再是一个商人要仅仅把公司做好,不一样了。

《环球人物》:那您现在比较关注什么问题?

潘石屹:现在就是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我之前在微博上公布雾霾数据。一开始,所有地方都没雾霾数据,我看美国使馆说有污染,可北京市环保局局长拍着我的肩膀跟我说没污染。我就跟他辩论,发微博告诉大家这叫PM2.5,对人是有毒害的。可那时候环保局用的指标是有多少蓝天,老百姓看到天不蓝,可他们说从数据上看那就是蓝天。最后把我逼得没办法,就在微博上发起出台PM2.5国家标准的倡议,结果有关部门叫我去“喝茶”……很快,微博上就有十几万人参与投票,我把这个结果给环保部部长写了封信,两个月后,雾霾标准就出台了。这样的事我还会继续做。

冯仑曾评价说,是三个人成就了潘石屹,邓小平,张欣,还有他自己。的确,潘石屹是幸运的,邓小平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变了他的命运。在那个年代,他和冯仑相遇,留下“万通六君子”的传奇。而对于妻子张欣,潘石屹说:“20年前创立这家公司时,大概超过80%的人不看好,就像不看好我和张欣的婚姻一样。但是20年过去了,我们没有散伙,并且做成了一些事情。奥秘恰恰是因为我们的不一样,张欣从遥远的西方来,语言、文字、习惯、思维、审美思想都是西方的,而我从中国的农村走出来,和西方洋派的东西格格不入,这一土一洋的结合,成为互为必要的基础,这就是互补。”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