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卡取款能否成下一个万亿市场?
2016-03-16 08:57:21 国际金融报无卡取款并不是新鲜事,甚至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银行的“标准服务”。2010年,交通银行率先推出了利用手机银行进行无卡取款的创新。而这一模式也成为了今后各家银行无卡取款服务的“模板”。
柏可林 摄
无卡取现必须经历两层验证,一是取款人在手机上进行预约时所设立的取款密码,二是由银行发送的预约号码,一般人是难以获得这两个信息的。
移动支付之后,无卡取款场景或许会催生下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近日,有网友晒出用Samsung Pay在ATM机上取款的视频,并表示Samsung Pay与Apple Pay的使用效果差不多,用手机绑定银行卡后,都支持无卡取款业务。
之前,已有不少用户体验了Apple Pay自带的无卡取款功能。据了解,目前只有支持“非接触IC卡交易”的ATM机才支持这一功能。用户将手机放在ATM机的“IC卡感应区”,输入所需金额和银行卡密码后就可以取款。
无卡取款并不是新鲜事,甚至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银行的“标准服务”。2010年,交通银行率先推出了利用手机银行进行无卡取款的创新。而这一模式也成为了今后各家银行无卡取款服务的“模板”。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内还试水了“刷脸”的无卡取款服务。取款人只需在装有人脸识别装置的ATM机前刷脸就可取出现金。目前,国内招商银行已经推出了上述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TM机。
易观国际分析师马韬认为,无论是上述哪种方式,使用感受都不如实体卡取款来得方便。但各大银行和机构积极布局,是看中了这一块市场未来的潜力。
“在支付场景中,银行卡介质的地位已经越来越弱化,而另一个与银行卡密切相关的场景是取款。无论是银行还是苹果、三星这样的公司,都在进行战略性的布局。”马韬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无卡取款三种模式
早在Apple Pay与Samsung Pay推出无卡取款功能之前,各大银行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市场。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推出的无卡取款功能,只能与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绑定使用。以中国银行为例,用户首先点击手机银行“ATM无卡取款”功能,输入取款金额、预留密码和手机交易码,然后凭借预留密码、交易编号和手机就可以去任意一台中国银行ATM机取款,但取款有效时限仅当天有效。
而包括中信银行在内的一些商业银行还推出了“扫码取款”的服务。如果取款人忘记了银行的交易码、授权码等信息,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扫描ATM屏幕二维码,实现无卡取款。
而Apple Pay与Samsung Pay的无卡取款功能则依赖ATM机的“非接触IC卡交易”服务。如果ATM机不具备这一功能则无法取款。
根据《长江商报》记者的调查,在走访了12家银行网点后,仅有1家ATM机成功取款。除了不支持这一功能外,还有不少ATM机在读取信息时出现了“卡片验证错误”、“读卡失败”、“账户信息失败”等字样。
马韬告诉记者,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上看,以Apple Pay为代表的无卡取款服务并不比银行具备优势。主要是因为支持这一功能的ATM机数量较少。“目前支持这一功能的ATM机都是银行推行IC卡时改造的,一线城市覆盖率比较高。而银行无卡取款不会受到设备的制约,因此在成功率和用户体验方面更好。”
马韬认为,而改造机器需要成本和时间,银行并不会为了苹果和三星而主动做这件事。另一方面,银行对于自己的系统和APP设备肯定会投入更多精力。
另一方面,用户也需要使用带指纹扫描等生物认证系统的手机设备,比如Apple Pay仅支持苹果手机部分高端机型。而使用物理卡片的客户,可以选择在任何ATM机上使用借记卡。目前就算所有银行都有意推广无卡ATM机,它也不能完全取代借记卡。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