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买房负担"全球最重",都怪李嘉诚们?
2016-02-23 08:33:19 中国经济周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人口以每月10万人的速度激增,到1950年时,香港人口已增至200万。彼时,香港正逐渐成为制造业中心,劳动力的需求导致50到7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推升了厂房与住房的需求。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和已故的郭得胜等人都在60年代初大举投资房地产市场。
在把握住60到70年代的机会,介入地产业后,华资地产商在1984年站上了更大的“风口”。《中英联合声明》于这一年12月份签署,其中规定,政府每年批出的新土地只限50公顷。土地供应短缺推高了地价,同时也带动了香港房价的上涨,此后的12年,香港房地产进入牛市期,房价升幅高达9倍以上。
日后华资地产商的一些重要项目也纷纷于1984年开始启动,当年年底,长江实业与政府达成补地价协议,获得黄埔花园的地皮。同年12月,新世界发展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达成协议,开始兴建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而在此期间,本已领先的几家大地产商日益壮大,使得较小型的地产商无法赶上。有资料显示,1991年至1994年之间,70%新落成的私人楼宇来自7家地产商,55%来自其中4家。
凭借有限的土地供应而一路看涨的香港楼市在1997年迎来拐点。当年10月,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八万五”房屋政策,即每年供应不少于8.5万个住宅房屋,希望10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住房,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至3年。在“八万五”政策增加房屋供应、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冲击下,1998年的房价相比于1997年的高位曾一度下跌65%,香港楼市步入5年淡市。
在香港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港府放弃了“八万五”政策,并于2002年底出台了“救市九招”,此后从2003年开始,香港楼市再次迎来一个上涨周期,如前所述,直至2015年9月达到顶点,其涨幅已超过4倍。
跨行业并购成就地产霸权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曾以匿名方式向43家供应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表在《杂货零售市场研究报告》中。报告显示,香港两大超市巨头百佳和惠康,利用自身竞争优势,用多种手段向供应商施压,限制了公平商业行为。
根据消委会的报告,当时百佳和惠康在香港食品零售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8.6%及33.9%,两者相加市场占有率高达62.5%。而在这两家香港市民经常光顾的超市背后都可以看到地产商的身影,当时百佳隶属于屈臣氏集团旗下的食品零售部,屈臣氏是李嘉诚长实集团旗下的公司;惠康则归属牛奶公司旗下,牛奶公司又隶属怡和集团,集团辖下有香港置地多个大商场,不难发现许多惠康超市都位于香港置地的发展项目中。
由此不难看出,华资地产商不仅对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影响力甚至已经渗透进香港经济的方方面面,触及市民生活的多个层面,而他们实现这样的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便是利用从房地产市场积累的财富进行跨行业并购。
2010年,曾任新鸿基地产集团创办人郭得胜私人助理达8年,其后加入嘉里建设,任策划发展经理的潘慧娴撰写的《地产霸权》一书在香港出版。她在书中直指,香港的经济其实由依靠地产业发家的六大家族(即李嘉诚家族、郭氏家族、李兆基家族、郑氏家族、包氏及吴氏家族、嘉道理家族)所操纵。
“地产霸权”这一概念随之升温,不少评论都将高昂生活成本导致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归结于在房地产业发迹,并于其后不断进行跨行业并购的几大家族财团。
潘慧娴曾在书中引述港交所的数据,2010年5月,由香港七大家族财团操控的主要上市公司,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4.7%。而这些家族财团往往涉足至少两个竞争不激烈的行业来积累财富,其中又有不少财团涉足公用/公共服务为主。
除了长江实业在1979年通过收购和记黄埔将百佳超市归于旗下的例子外,类似的跨行业并购还有不少案例:新鸿基地产自1980年开始逐步控制香港最大的巴士公司——九龙巴士;恒基兆业在1981年上市前,主席李兆基逐步买入香港最大的能源供应商之一——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的股份;长江集团1985年收购了香港电力行业的巨头——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新世界发展在1998年投得香港巴士路线专营权,2000年从恒基兆业控制的香港小轮渡收购轮渡服务牌照等等。(记者 陈惟杉)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