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菲:一人一琴慰藉一座城

2016-02-19 08:42:06 《环球人物》
分享:

事实上,在巴格达,手里拿一件西洋乐器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瓦斯菲的团员只能将乐器藏起来,排练时再偷偷带出家门。

  恐怖袭击下的交响乐团

  瓦斯菲曾列出过一个清单,记录下在IS恐怖袭击下乐团碰到的困难:团员减少,乐器急缺,曲谱在战乱中遗失……但最麻烦的还是越来越危险的外部环境。事实上,在巴格达,手里拿一件西洋乐器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瓦斯菲的团员只能将乐器藏起来,排练时再偷偷带出家门。2009年,巴格达市府大楼遭袭,一枚汽车炸弹炸毁了市府80%的建筑。当时,瓦斯菲正带着乐团在同一条街的礼堂排练,顷刻间,窗户玻璃被震碎,一堵墙倒塌了。他们花了两天时间重新整理了礼堂,迎接即将到来的音乐会。为保证安全,每次音乐会开始前两天,政府军要全面搜查场地;演出当晚,观众必须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步行而来,然后经过层层安检才能入席。

  尽管如此,音乐会还是场场爆满。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伊拉克政府资助,乐团一年20多场音乐会,都是免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战乱中的巴格达人实在是太需要精神的抚慰了。渐渐地,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成为巴格达全民保护的对象。2010年5月,瓦斯菲邀请13岁的美国钢琴天才勒维林?沃纳来演出,巴格达市长派出了自己的亲兵卫队保护沃纳。

瓦斯菲指挥乐团。

  2014年,IS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恐怖活动变本加厉,巴格达更是笼罩着死亡的气息,全年共有319位市民在恐怖袭击中丧生。在不得不减少音乐会场次的情况下,瓦斯菲决定一个人为城市演奏。从2015年4月至今,只要是巴格达城内发生了爆炸,几小时后就能听到他的大提琴声。

  瓦斯菲独奏视频上传后不久,视频拍摄者、瓦斯菲的好友阿马尔就在一次恐怖袭击中丧生了。一个小时后,瓦斯菲出现在事发地,身穿一套白色西装,头发一丝不乱,为好友演奏了《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首曲子又被称作“战争安魂曲”。

  移动的音乐教室

  一琴、一椅、一人,便能慰藉一座城。对于巴格达人来说,瓦斯菲不是简单的街头表演者,而是废墟上的一朵花,黑夜里的一束光,代表着希望。在瓦斯菲的聆听者中,有一位名叫穆斯塔法的18岁少年。当时,他正盯着路上的弹坑,对时刻可能到来的袭击忧心不已。然而,当他看到西装笔挺的瓦斯菲在爆炸残骸前演奏,深受鼓舞。很快,他加入了瓦斯菲所在的交响乐团的艺术中心,学习唱歌和小提琴,“瓦斯菲让我看到,尽管恐怖分子用爆炸威胁我们,但音乐可以成为我们回击的武器。”

  除了在废墟上演奏,瓦斯菲还会去清真寺为流离失所的孩子们演奏、讲课。“IS夺去了他们的家,53个孩子蜗居在一座清真寺里。除了坦克和战争宣言,他们一无所知。”瓦斯菲为孩子们演奏《巴赫大提琴组曲》,组曲由6段独奏组成,分别象征着明亮、悲伤、辉煌、庄严、黑暗与阳光,是巴格达历史的最好写照。一开始,孩子们只是争先恐后地摸琴、吵闹,随着瓦斯菲的深入讲解,孩子们开始静下心来,欣赏音乐。“战争可以摧毁城市,但难以摧毁人的心灵。越是危急的时刻,越要向下一代灌输美好的思想。”瓦斯菲说。

  他的身后,是残破不堪的巴格达街道;他的眼前,是无休无止的恐怖战争。某种意义上,他是巴格达城中的另一种战士,以音乐为盾,守卫着精神的世界。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