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百年进化论
2016-01-28 09:47:52 国家人文历史1916年2月第一次亮相以来,坦克从未停止过“进化”的脚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的“二十年的停战”时期,五花八门的坦克和坦克作战理论令人眼花缭乱。
冷战期间,大规模的坦克大战屈指可数。第四次中东战争算得上是最后的装甲洪流了,作为二战后、海湾战争前最激烈的一次战争,早已闻名于世。无论是突破巴列夫防线,还是争夺戈兰高地,以及沙龙率军奇袭大苦湖,都是军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片段。和历次中东战争一样,坦克在这次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战争中,双方的坦克互有攻防,坦克承担了火力支援、机动作战、反坦克等多种任务。这场战争既是对东西方坦克性能和战术的一次大检阅,也显示出二战时期运用的武器和理论已经过时,现代战争的战斗强度和复杂性有着惊人的提高,留给军队反应的时间窗口更为狭窄,首战至关重要。
1953年10月1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制T-34/85坦克
战争刚结束,美军就立刻派遣了一支研究小组前往中东总结经验。美军训练和条令司令部指挥官杜普伊上将深受这场战争的触动,决心对美国陆军进行彻底改革,并加强与美国空军的协同配合,从而产生了“空地一体战”理论。苏伊士运河与戈兰高地吹来的风,引发了新一轮军事变革,最终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畔掀起了一场“沙漠风暴”。
1990年8月,伊拉克萨达姆军队挟4个坦克师入侵科威特。联合国授权34国组成近50万联军进驻阿拉伯半岛,历时半年的运筹后一举攻入伊拉克,彻底击败这位战争狂人。波斯湾战争中爆发过一系列地面战斗,由于联军作战节奏迅速,时间跨度不足100小时,这些坦克会战并没有“沙漠风暴”空袭那样耀眼,但实际上它们的规模已经接近或超过二战西欧战场的战役,如阿登之战、市场花园行动等。
从波斯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来看,坦克陆战之王的地位远未终结。它在地面战斗中所提供的机动能力、强大火力和防御力仍然无可替代,离开坦克的作战将难免重大伤亡。虽然20世纪80年代那种数万辆坦克陈兵中欧的局面不复存在,但现下全球各国仍然有6万多辆坦克在役,欧洲以外的部分地区坦克数量甚至还在持续增长。在中东,埃及、叙利亚、以色列均有超过2000辆坦克;在亚洲,印度、巴基斯坦、朝韩都是拥有数千辆战车的装甲劲旅。一旦爆发大规模地面攻防,战车部队必然仍旧是第一波迎击部队。
海湾战争中正在推进的M1A1坦克,坦克在车身上涂以倒写的黑色V型符号以利友军远远识别避免误击
但在另外一些战场上,坦克正在成为走向灭绝的披甲恐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诞生坦克起,每次大规模战争停火后,军界都会泛起新一轮唱衰坦克的陈词滥调。随着华约军事集团的崩塌,苏联的威胁烟消云散,欧洲随即裁撤和封存大批坦克;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争取得全胜,萨达姆被法庭宣判,而后艾布拉姆斯坦克宣布停产,美军开始换装轮式战车。曾经咄咄逼人的俄式坦克,在波黑、车臣和叙利亚战争中变成了一点就着的火柴盒,完全丧失了威风。陆地战争之王正在迅速老去。这揪心的一幕曾经在历史上多次发生。在海权兴起的时代,各个列强竞相研发以大炮重甲为特征的战列舰用于在怒海上角逐。但在航空母舰诞生后短短十几年间,战舰就迅速变成了夕阳武器,落得一个运往军港一隅成为浮动博物馆的结局。而改变坦克命运的,则不止一个克星。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