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大战"背后:战略布局 "地盘"之争

2016-01-19 08:28:41 国际金融报
分享:

微信和支付宝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是2014年的200倍;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达2.4亿个,总金额达到40亿元。

  红包背后 品牌营销

  业界认为,从去年的全民红包潮,到今年支付宝、微信与线下众商家狂下“红包雨”,归根结底在于,强化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扩大移动支付的人群规模。以微信为例,数据显示,2015年春节,800万人收发了4000万个微信红包。原本并未进入移动支付核心用户群的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用户和中老年人,也都被逐渐“圈”了进来。

  “支付宝拿下春晚合作之后,在春晚这个场景中,它的业务量肯定比去年要好,参与度更高。并且,有了春晚这个平台之后,可以进一步拉动商户和广告的收入。”易观国际分析师马韬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但这仅是与支付宝自身相比,如果与微信红包相比,依然还有差距。因为除了在春晚场景中,普通用户发红包这个行为还是更多地出现在社交场景中。因为先入为主以及市场培育的因素,支付宝的社交场景弱一些,短期内不会这么快看到效果。

  龙腾资本总经理周璐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红包大战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品牌营销价值,目的是争夺移动支付用户和市场份额。去年,腾讯在春节期间的微信红包和QQ红包,在社交圈红包支付领域引起不小的反响,为其在移动支付领域抢占了一席之地。此外,“红包大战”表面是阿里和腾讯的“厮杀”,但也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衍生出的创新产品,是对传统商业形态和营销方式的创新。“红包大战”中,品牌的出现频率和时间,远大于视频广告等形态,也能促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马韬进一步表示,目前在线上支付领域,支付宝还是毫无争议的龙头,毕竟有电商和余额宝作支持。但是在线下,双方的竞争非常激烈。因为双方都看到了线下收单业务的市场空间,这将是未来的趋势。去年,两家大力拓展线下的商家,但策略稍有不同,支付宝选择的商户是大型的、连锁的商户,比如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商超。而微信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开放,选择了很多小商户。

  战略布局 “地盘”之争

  业界认为,阿里和腾讯“红包大战”的背后是双方对社交性移动支付的战略性布局。马韬说,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都希望能够融合“社交+支付”。两者不同的是,微信是在社交的基础上增加支付,而支付宝是在支付的基础上增加社交。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微信在社交平台领域一家独大,而且通过整合京东、滴滴打车,向电商、生活服务领域延伸。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一直希望取代支付宝,抢占支付平台高地,使得其不可避免与阿里巴巴产生“地盘之争”。

  记者获悉,在O2O市场甚至未来的金融理财市场之中,电子钱包不仅是支付工具,还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占领了移动支付市场,就等于拿到了线下市场和理财市场的敲门砖。易观国际分析师王晓星透露,阿里和腾讯关注的,就是这些未来有社交性的移动支付场景。而这样的布局,需要的是支付平台以及社交平台的整合,而双方均缺一个。

  王晓星认为,除了O2O以外,目前双方均希望自己的社交与支付平台能位于市场前列,也是为了未来进行的战略性布局。“就像微信起初并不知道能有目前这么多业务一样,社交性移动支付场景的布局,对于两巨头而言更是战略性的布局。”

  大战升级 打通全线

  从移动支付升级到O2O再到占领全场景,这是互联网巨头的一盘棋,为此,其动用了整个生态资源。

  今年春节,淘宝、微博、优酷土豆、阿里音乐等都将为红包互动搭建平台。在微信和支付宝透露的春节红包合作商中,有不少品牌对两家都有投放。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都是春节红包,但是微信、微博、百度钱包和支付宝属性具有差异性,企业在选择投放时需要有所侧重,各家互联网企业也应该立足于自己的优势招商。

  分析认为,谁能够让更多的用户绑定资金账户和持续消费习惯,谁就有望在这场竞争中胜出。马韬表示,与其说是对于移动支付市场的争夺,不如说是对整个金融生态的争夺。过去一年虽然移动支付的使用频率提高很多,用户的使用习惯开始接受移动支付,但是与线下支付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通过红包吸引用户和商户,将用户转化从而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这才是竞争的重点。通过各个场景的连接,将用户生活中一切用到支付交易的行为都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完成,可能才是他们的意图。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