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油价要看美国脸色了?
2016-01-05 08:16:58 中国经济周刊20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亨利·基辛格曾有一段论述:“如果你控制住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美国已成世界重要产油国2014年出口量占全球7%
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但进口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受益于水力压裂和水平井技术的商业化运用,美国从页岩层中开采原油的能力大大提高。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数据,美国原油以及凝析油总产量从2011年的560万桶/天攀升至2015年超过935万桶/天,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成为全球产油量最大的3个国家。
在此背景下,石油生产商急切希望取消出口禁令,他们可以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其产品。有数据显示,美国石油出口面向的地区和国家,主要在南北美洲和欧洲,而且近年来逐年有所增加,2014年美国石油出口量已占全球的7%。
来自密歇根州的共和党议员、美国国会能源和商务委员会主席弗莱德·厄普顿就表示,根据相关研究,放开石油出口将有助于降低美国国内汽油价格,与此同时,减少贸易限制还可能帮助欧洲盟国,降低其对俄罗斯原油的依赖。
《华尔街日报》此前曾援引加州共和党议员、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凯文·麦卡锡的讲话称:如果谈及取消原油出口禁令的最佳时机,那么就是现在了。取消原油出口禁令不仅有助于本国经济,还将加强美国的地缘政治地位。既然奥巴马正在准备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伊朗的石油也将重回市场,为什么美国的石油不能享有同样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
专家:油价或长期维持1克黄金换1桶油
20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亨利·基辛格曾有一段论述:“如果你控制住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这或许反映了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长期所处的重要地位。然而,从2014年开始,“黑金时代”已经开始出现崩坍的迹象。以原油为首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仅半年时间,原油价格遭到“腰斩”,油价的“三位数”时代基本宣告终结。2015 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更跌破40美元大关。
2015年12月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在各国激烈的争论中结束,OPEC国家为占据市场份额而拒绝减产保价,并未公布新的产量目标,油价一度下跌至35美元。
2015年12月18日,美国原油出口禁令解除,这意味着更多原油将进入国际市场,或加剧全球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而这是否预示着油价会长期低迷下去?
“石油的黄金价格长期来看会回归一盎司黄金置换20桶原油的水平。”中海油原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陈卫东分析指出,从1900年到2011年之间,石油的黄金价格均在一盎司黄金置换20桶原油的水平浮动。这一相关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最为稳定,其间一盎司黄金为35美元,一桶油约为1.8美元,故一盎司黄金约置换19.4桶原油。2015年下半年,油价约为40美元一桶,而一盎司黄金约为1000美元,仍在一盎司黄金置换20桶原油的水平。
“油价有其内在规律。”陈卫东指出,事实上,在过去的100年内,石油从不是稀缺品,只是受金融、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价格有所变化。国际油价过去20年的稳定期,很大程度上缘于OPEC与国际能源署达成的共识,即OPEC围绕标杆油价来控制产量,价格高了增加产量,价格低了减少产量。然而,随着美国逐渐取代OPEC国家成为油气资源的“机动生产者”,OPEC已经不会像过去应对油价危机时采取限产保价措施。
“未来油价的变化,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国的动作。”陈卫东表示,“目前油价不足40美元一桶,约为1克黄金,也许这样的价格会维持相当一段时间。”(记者 谢玮)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