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之争”:王石一个人在战斗?

2016-01-04 10:40:55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手头充裕的姚振华,并不满足于财务投资的常规界线,不断地举牌展现着资本的野心。经过半年增持,宝能系坐上万科第一大股东位置,引来万科管理层的合力反击,让这场股权争夺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2015年12月初,一则“万科第一大股东易主”的消息开始在财经圈和媒体圈传播,成为2015年末地产行业和资本市场的一声惊雷。

  潮汕商人姚振华旗下的“宝能系”,通过旗下的钜盛华、前海人寿等“一致行动人”,在二级市场,通过连续暴力举牌,一举超越此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科”,000002.SZ)的第一大股东华润集团。

p26

  对于万科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地震”。面对宝能系对控股权的步步紧逼,2015年12月17日,王石在北京发布言辞激烈的讲话,将宝能系称为“门口的野蛮人”,“万宝之争”资本大戏正式公演。12月18日,万科紧急宣布停牌,声称公司正筹划股份发行,用于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资产。

  一时间,“宝能”与“万科”的控股大战演变为火爆的全民话题。2015年12月以来,深陷股权之争的万科A股涨幅高达62.11%。万科股权终将鹿死谁手、险资为何热衷于频频举牌成为焦点所在。

  2015年12月29日上午,备受关注的“保险资产负债管理风险防范工作会议”如期召开,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和副主席陈文辉都进行了讲话。有报道称,项俊波指出,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存在“长险短卖”、“短钱长配”的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这被外界解读为是当下险企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的风险提示,亦为此次万宝“权力之争”再添变数。

  截至记者发稿的12月29日晚间,针对万科与宝能系、安邦保险三方召开和谈会基本达成和局的传闻,万科发布澄清公告予以否认。万科说明称:公司从未参与传闻所述会议,对传闻所述内容亦不知情。

  宝能“想捡大便宜”,万科再遭“逼宫”

  2015年1月起,宝能系旗下深圳市钜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及相关联企业前海人寿,前后动用了400多亿现金,展开对万科股权的强力争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1年前惊心动魄的“君万之争”场景再现。彼时君安证券联合4家万科股东强势“逼宫”万科。万科紧急停牌三天,王石四处奔走,联合大股东,后来证监会查出了对手开“老鼠仓”的形迹,一举反击成功。

  手头充裕的姚振华,并不满足于财务投资的常规界线,不断地举牌展现着资本的野心。经过半年增持,宝能系坐上万科第一大股东位置,引来万科管理层的合力反击,让这场股权争夺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截至停牌之前,宝能系未曾停止在二级市场上增持的步伐,其在2015年12月11日持股比例达到22.45%后,随后两日内再度增持万科1.184亿股,截至12月15日,其持有万科25.994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23.52%。截至12月22日,宝能系持股万科23.52%,华润、刘元生、万科工会委员会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1.19%,安邦保险持有6.17%。

  “宝能想捡一个大便宜,因为万科实在太便宜了。”某地产龙头企业副总裁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宝能系大举举牌之时,万科的股价只有14元多,如果能花300亿~400亿成为万科的控股股东,非常划算,“万科账上的现金都不止这300亿~400亿,更何况旗下有大量的优质资产”。

  “完全没有股权保护架构的万科,就像一个衣不蔽体的女神,想要资本市场不去窥视你,不去洗劫你,是不太可能的,总有这种大胆的资本。” 该副总裁直言,“今天不是宝能,明天肯定会有第二、第三、第四个‘宝能’。”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