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之争”:王石一个人在战斗?
2016-01-04 10:40:55 中国经济周刊手头充裕的姚振华,并不满足于财务投资的常规界线,不断地举牌展现着资本的野心。经过半年增持,宝能系坐上万科第一大股东位置,引来万科管理层的合力反击,让这场股权争夺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王石身段终放下,与基金经理们“约饭”
2015年12月18日下午,万科以正在筹划股份发行,用于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资产为由停牌。万科董秘谭华杰表示,一个月后达到条件就会复牌,没有达到条件会申请延期复牌,但需经深交所同意。
错综复杂的各路资本,正渴望决定万科未来的命运。停牌前,包括安邦、宝能系、贝莱德、惠理基金、瑞银等多家中外机构分别在A股和H股两个市场上吸入万科筹码。
“我觉得此次事件会令万科更加重视中小股东投资者。” 上述私募企业合伙人对记者表示,“平时王石姿态比较高,很难见到面。这次事件中,王石跟一堆基金经理约了饭局,这不是挺好的么?”
就在2015年12月29日早间,万科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万科在港交所公告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相关工作取得一定进展。计划购买一家公司的权益,就可能的交易与一名潜在交易对手(作为潜在卖方)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书,称拟以发行新股份(A股或H股)及现金支付方式收购潜在卖方持有的目标公司的权益。万科公告并未就此透露更多细节。
前述地产企业副总裁则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他更希望看到“多赢”的局面,“我觉得最后的结果是一个和解的结果,就是相互妥协。为保证股价不下跌,万科不实施增发计划,改组董事会,维持现有的股权不变。万科还是万科,宝能作为财务投资人,以后逐步在二级市场上,将股票转手给盈安合伙或利用大宗交易的模式将股票转售给安邦。”该副总裁还分析称,“现在宝能实际上已经浮盈了,将这部分利润拿回来,他的资管计划也可以正常兑现。”
然而,这种期望恐难成现实。
2015年12月29日,万科发布澄清公告,否认公司与宝能系、安邦三方召开和谈会及安邦将受让宝能系股份成为公司大股东的相关传闻。
在业界认为“万宝之争”事件有利于上市公司更加重视中小投资者的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惊世”声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撰文称,放任宝能收购万科,影响将超过“股灾”。刘姝威认为,宝能收购万科股份的操作模式具有示范效应。她在文中称,“在目前中国股市恢复阶段,任何金融监管失误或者监管行动迟缓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如果金融监管层对于用高杠杆资金收购蓝筹股和权重股的行为置之不理,那么,资本玩家就会用高杠杆配资放肆地控制越来越多的中国蓝筹股和权重股,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我觉得万科这面旗帜暂时还不能倒。” 某地产企业副总裁说。他表示,虽然万科也有瑕疵,但其仍是一个伟大的公司,比起行业中的其他千亿企业,它真正为行业贡献了价值,包括住宅产业化、产品的创新与探索以及人文精神。
“若涉(万科)评级调整,我们会第一时间发布。”某评级机构副总对记者表示。(记者 谢玮)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