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再“斗气”,气价纷争10年难解
2015-12-10 08:23:18 中国经济周刊俄乌就天然气价格、供应量等进行“斗气”始于2005年,于两国来讲已属“老生常谈”,仅在今年,两国就已进行过多轮“斗气”。而俄乌在天然气购销领域的关系已成两国关系的“晴雨表”。
10年“斗气”,气价分歧仍难弥合
2004年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开始奉行“脱俄亲欧”政策后,俄乌关系开始恶化。2005年12月,俄罗斯开始要求乌克兰以市场价格从俄购买天然气。此后,两国在天然气供应价格、过境费用和债务偿还等问题上争执不断。此后,俄乌已多次上演“断气”、“续气”、再“断气”、再“续气”的戏码。而是否以优惠价格供气成为双方“斗气”的焦点。
回顾近年两国“斗气”史会发现,当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时,俄方往往愿意开出“友情价”,反之则会提出涨价、索要欠款等要求。
2013年,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出任乌克兰总统,随后与俄方签订了2014年以268.5美元/立方千米的价格购气的协定,且“优惠的有效性会由双方每季度来延长”。但随着2014年年初乌克兰发生政变,亚努科维奇逃往俄罗斯,两国在天然气供销问题上纷争再起。当年3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宣布提高乌克兰的天然气定价,并就该国110亿美元的欠款发起诉讼。同年6月,俄方对乌方实行预付款供气机制。实行该机制后,俄方根据乌方提前支付的金额向其供应天然气。由于双方分歧难以弥合,俄方切断了对乌天然气供应。
2014年10月,俄罗斯、乌克兰与欧盟三方达成短期协议,自2014年11月到2015年3月,俄罗斯将向乌克兰输送天然气。但由于达成的是短期协议,这为2015年以来两国上演的多轮“斗气”埋下伏笔。
早在今年1月20日,梅德韦杰夫就表示,俄罗斯将根据之前同乌克兰签订的协议从4月1日起停止向乌克兰优惠供气。而在4月,俄罗斯决定把对乌克兰天然气出口的优惠政策延长至6月30日,前提是乌克兰遵守相关供气合同中的所有条款。
但此后,双方便开始在气价问题上“扯皮”,先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由于目前的油价下跌,俄罗斯将不会再向乌克兰提供天然气折扣。俄气随即表态,今年第三季度,将以287美元/立方千米的价格向乌克兰出售天然气,并不会再提供任何折扣。而在第二季度,俄罗斯向乌克兰提供的天然气价格为247美元/立方千米。
但这显然与乌方的“心理价位”有些差距,乌克兰能源部长弗拉基米尔·杰姆齐申曾对外表示,这一价格不能令乌克兰满意。据媒体报道,乌方认为200美元/立方千米才是合理的价格,且双方应签订有效期至明年4月的协议,不是一个季度签订一次。
外界分析,目前乌克兰很难接受没折扣的气价,特别是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本身还维持着亏损经营的状态。公司总裁科博列夫就曾对媒体表示,尽管考虑到今年居民用气价格上涨因素,但根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的会谈评估结果,2014年,该公司亏损仍将高达800亿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单位,约合99亿美元)。
对于乌方谋求更多优惠的诉求,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曾表示,“乌克兰方面没有理由中止购气,因为算上折扣后,给出的价格完全是有竞争力的。我认为,这只能是政治决定,因为没有经济上的理由。”他坚称,俄罗斯不认为现在要给乌克兰40美元/立方千米以上的折扣,因为这样的价格会低于市场价。
而在预付款机制下,随着11月底乌方预付款用尽,此番俄罗斯再度“断气”,可以预计俄乌双方又将陷入一场关于气价的艰苦谈判。(记者 陈惟杉)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