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博物馆“怪咖”

2015-12-07 08:05:59 国际金融报
分享:

近花甲之年,拓一小片青铜器,三天时间;正值壮年,修复一副字画,一笔一划,静坐数小时;“90后”青年,为精益求精,为一个小学问,孜孜不倦。

  一只猪形青铜器,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内接受X-CT检测,逐层扫描,每层0.2毫米要花费3分钟。

近花甲之年,拓一小片青铜器,三天时间;正值壮年,修复一副字画,一笔一划,静坐数小时;“90后”青年,为精益求精,为一个小学问,孜孜不倦。

上海市龙吴路百色路,看似寻常的丁字路口。一扇不起眼的黑色铁门,只有门牌号,无单位铭牌。记者推门,登记,看到了另一番天地,认识了一帮“怪咖”。

这里是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国内规模最大的文物“三甲医院”,古代与现代的碰撞、传统与科技融合、人与物件心灵对话。

怎么描述这帮“怪咖”呢?他们皆为修复古物而来,他们已有或正在修炼工匠精神。

  一只青铜容器锈蚀物,在拉曼光谱分析室内做结构分析。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