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怪咖”
2015-12-07 08:05:59 国际金融报
分享:
近花甲之年,拓一小片青铜器,三天时间;正值壮年,修复一副字画,一笔一划,静坐数小时;“90后”青年,为精益求精,为一个小学问,孜孜不倦。
一只康熙年间的仿明代玉壶春瓶,正被研究员修补。
谢师傅从事文物修复工作近40年,正在为一只商代的青铜器做拓片处理,拓一个表面需要两天时间,精度比机器三维扫描还高。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