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大牌CEO,想留住顾客的胃
2015-11-20 08:38:12 《环球人物》杂志今年是他就任博柏利(Burberry)CEO的第二年,也是奢侈品行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公司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受中国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博柏利在该季度的门店销售额增长仅为6%,远逊于去年的12%。
推出“体验式营销”
接过权杖的贝利并不轻松,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改造摄政街上的全球旗舰店。贝利联想到当年并不愉快的购物经历,决定在店里开一家可以品尝正宗英式下午茶的咖啡馆,给顾客创造一个悠闲、舒适的购物环境。贝利解释:“在我的计划里,伦敦旗舰店是改革的先锋,我们的策略中要加入更多体验式营销。”
所谓体验式营销,就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等角度,激发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贝利在旗舰店的拓展上深得此精髓。他认为:“在旗舰店里开设一家咖啡馆,就能创造一个更轻松、更愉悦的社交环境来延续博柏利带给顾客的体验。”
这种“不务正业”的想法受到了董事会的强烈反对。今年初,博柏利董事会拒绝了贝利810万英镑年薪的申请,而前CEO的年薪是这个数字的两倍。贝利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虽然董事会通过的预算有限,但他还是打造出了“高大上”的咖啡馆:在整体设计上,贝利延续了以往的低调,馆内装潢以黑白配搭为主,基本见不到博柏利的标志;餐厅提供的食物食材都是英国最时令、优质的,从而加强了博柏利的“英国标签”,巩固了品牌的地域认知度;咖啡馆内摆设的家居、旅行等产品,顾客吃完饭可以把它们也买走。贝利还增加了定制印花服务,只需提前1小时预约,就可享受到产品上的姓名印花等服务,顾客在等待的时间里喝杯浓缩咖啡只要4英镑……最重要的是,贝利摒弃了“博柏利咖啡馆”这样简单、粗暴的名字,而是以博柏利创始人托马斯·博柏利的名字命名,即“托马斯咖啡馆”,颇具传承的意味。
贝利的体验式营销很快就引起反响,咖啡馆开张前,《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就为其造势,脸谱网和推特上对咖啡馆的讨论热情也非常高。今年6月,咖啡馆正式开张,吸引了大批粉丝的光顾。贝利说:“咖啡馆不仅增加了顾客的逗留时间,也优化了他们的购物体验,大大促进了消费。”
引领时尚圈的餐饮风潮
也许是受到贝利的启发,LVMH总裁贝纳尔·阿尔诺也开始雄心勃勃地进入餐饮业。今年6月,LVMH宣布旗下法国高端百货Frank et Fils关闭,由旗下美食商店Le Bon Marche取代。
博柏利咖啡馆及其菜单。
短短一年间,普拉达、古驰、香奈儿等时尚大牌也都相继收购餐馆、咖啡馆,大力打造属于自己的餐饮王国。比如,普拉达收购了米兰的一家百年甜品店,在店里出售印有普拉达标志的蛋糕和餐具;香奈儿则在东京银座开办了自己的西餐厅,成为日本青年的朝圣之地;爱马仕在韩国首尔明洞拥有一家咖啡厅,店内有着标志性的橙色视觉元素,冰淇淋上还有H形LOGO巧克力,一杯卡布奇诺的价格是12100韩元(约合65.79元人民币)。
为何奢侈品牌越来越热衷开设餐馆?除了贝利推崇的体验式营销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年轻的消费群体。与服装、皮包相比,餐馆的消费价格相对平易近人,在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之内。古驰CEO马克·比扎瑞把这些年轻人看成未来的大客户:“提前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品牌认知。”
面对奢侈品巨头们在餐饮业的混战,贝利表现得非常冷静。他认真地规划着自己的咖啡馆,参与到每一个设计细节中。这些策略不仅留住了顾客,也留住了董事会。前不久,博柏利董事会以92.3%的高票通过了贝利的薪资要求,这位履新一年多的“菜鸟”CEO终于获得了790万英镑的年薪合约。看来,刚过不惑之年的贝利要超越前辈拉夫·劳伦和乔治·阿玛尼也指日可待。(记者 余驰疆)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