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军用无人机需求旺盛,中国有望抢占市场。保守估计中国军用无人机市场价值将在2023年占到全球15%左右的市场份额,达到5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10月14日晚间,宗申动力发布公告称,10月12日-13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宗申航空科技公司和青岛宏百川公司联合开发的首款农林植保无人机飞行测试获得成功。公司表示,本次试飞成功,标志着公司在农林植保无人机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公司向民用、军用无人机业务的产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10月15日,公司股价震荡走高,盘中一度冲击涨停。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对无人机商用的关注度已经达到人民币走势的级别。主要是各大研究机构纷纷发布报告,给无人机市场画出了一个未来20年,规模超百亿的宏伟蓝图。行业预测年年有,不是新鲜事儿,但重点是各家的公司已经开始积极介入这个市场。
此前A股市场加速上涨时,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宣布进军无人机行业,转型无人机行业成为公司股价最好的推进器之一。经历大幅调整之后,重新审视跨界无人机行业的公司,或许能筛选出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
百亿美元想象空间
提起无人机,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应该是汪峰向章子怡求婚的那个飞行器。实际上,无人机涵盖的领域远远不仅于此。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英文缩写为“UAV”,专业的解释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等。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什么是军用?举个家喻户晓的例子。电影《速度与激情7》电影中,与主演范·迪塞尔饰演的多米尼克上演了一场导弹和赛车追逐游戏的“Predator”(捕食者)就是一部军用无人机。此外,据说,美国在追捕阿富汗恐怖主义头目本·拉登时动用了无人机。
民用的市场空间似乎更大。“求婚”只是消费领域的小试牛刀而已。
专业领域的无人机应用更加广阔。无人机是以民事用途为目的而研发生产的无人机,由于无人机成本相对较低、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势,使得无人机在安防(公安、武警、消防、海事等政府部门应用)、航空拍照、地质测量、高压输电线路巡视、油田管路检查、高速公路管理、森林防火巡查、毒气勘察、缉毒和应急救援、救护等民用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正是因为看到未来无人机的民用市场潜力巨大,除一些科研院所外,民营企业也开始介入无人机市场。
无人机市场到底有多大?
国防专业刊物IHS詹氏情报评论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无人飞行载具(UAVs)市场规模到2024年时将倍增到100亿美元以上。
詹氏情报评论说:“全球国防和安全市场目前对无人飞行载具的需求是64亿美元,但在近十年内,将每年扩增5.5%。”
被寄予厚望的民用市场潜力似乎更大。
由EVTank研究机构发布的《2015年度民用无人机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无人机在2014年完成了大约39万架的销量,其中军用无人机占4%,民用无人机占96%。在民用无人机中,专业级无人机销量约12.6万架,消费级无人机销量约25.5万架。EVTank预计,2015年民用无人机市场将保持同比50%的增长。
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预测,在2015年全球民用无人机有望售出42万架,市场规模预计比2014年增长55%,达到1.3亿美元,到2018年,预计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会攀升到10亿美元以上。商业预测公司蒂尔集团预计到2023年无人机市场将达115亿美元。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