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8 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CIPS 一期上线启动仪式上说,CIPS系统的建成运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效率,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对于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实施,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透视:国内大银行和外贸企业最受益
根据央行网站公布,CIPS首批直接参与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汇丰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和东亚银行(中国)等19家境内中外资银行。
这19家参与者是人民银行根据商业银行的参与意愿,结合境内各银行跨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量、技术开发能力和外资银行国别地域分布情况等,经过技术检验统筹确定的。
此外,同步上线的间接参与者还包括位于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区的38家境内银行和138家境外银行。
在奚君羊看来,国内大行无疑是CIPS系统的最大赢家:“CIPS系统对国内大行是最有利的,一个是节约原来的费用,原来代理行模式会产生很多成本;另一方面,银行的业务量提高,大家就更愿意用它来支付完成,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他还认为,CIPS对在境外使用持有人民币,特别是人民币离岸资产的参与者、组织者、机构同样非常有利,“因为他们的人民币交易、调度资金的渠道更畅通了,也就是说他们本身是个‘分水库’,现在管道又直接连接到我们的‘总库’,资金流入流出就十分便利。”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副所长赵晓雷则向记者补充,作为人民币清算支付系统,并不支持外币的清算支付,如果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时直接使用CIPS系统那肯定是非常便捷,“而且除了境内人民币和境外人民币利率的差别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失,同时也避免了不同货币间的汇率损失。”
“使用CIPS系统的客户主要是贸易和投资类企业,如果进行境外投资或者境外企业来境内投资,如FDI(外商直接投资)到境内来投资,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话,就可以使用CIPS;贸易类企业运用就更广泛了,现在我们海外人民币使用比较大宗的是贸易类。”赵晓雷如是说。
但是系统刚上线,贸易公司似乎也有自己的观望考量。绍兴市九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菁歆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直言,境外结汇时主要还是根据银行的建议,“我们现在主要用美元来结算,因为美元相对欧元来说还是比较坚挺的,对我们而言,稳定是第一位的。”
“目前用人民币结算的业务还不多,这主要根据客人习惯使用的结算方式来定,现在CIPS系统刚上线,是否成熟我们还不知道,但如果随着系统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接受,我们也会建议使用人民币支付系统来结算。”丁菁歆这样表示。
许晟则表示,10月8日上线当天,渣打中国通过CIPS完成了200多笔人民币跨境清算,截至10月11日总共完成近456笔,覆盖亚洲、中东、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等区域。目前CIPS的出现给予那些清算量大、对于清算时间要求严格的客户提供了新的路径。
此外,孙立坚还提出,CIPS的便利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也会有所体验:“有了这个清算系统,以后我们刷信用卡就可(用银联)不通过VISA和MaterCard,银联的成本降低以后,它会提供更多在海外投资消费便利的金融产品,因为它的资金结算成本降低了,所以它能把这些好处和客户分享。”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