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新生
1959年12月8日,溥仪走出抚顺战犯管理所。在沈阳南站转车时,新华社记者任步芳与他握手告别:“你们到北京,该是明天天亮的时候,祝你们一路顺风!”溥仪若有所思:“明天,天亮;天亮,明天。我会一路顺风的,谢谢,谢谢,请放心吧!”
第二天一早,溥仪回到阔别35年的北京,住进五妹韫馨在前井胡同的小宅院。
次日清晨,“溥仪想表现表现,为新社会做点贡献,就拿着扫帚出门了,在胡同里低着头越扫越远,一抬头,家就找不到了。”王庆祥说。接下来,溥仪还办了一件大事,他在亲人陪伴下,来到西城公安分局厂桥派出所办理了落户手续。溥仪觉得很荣耀,他正式成为北京市民了。
几天后,溥仪和同批特赦的10名国民党战犯一起在中南海西花厅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说:“溥仪先生,你在清末登基时才两三岁,那时你不能负责,但在伪满时代你要负责。”溥仪很激动,边听边流泪。
当时几个国民党特赦战犯集中住在崇文门的一家旅店里。周恩来派人跟溥仪说,你常在五妹家住也不方便,住在崇文门的特赦人员天天一起活动、学习,大家觉得挺好,你要愿意也可以过去。溥仪就搬过去了,甚至和他们一起去了故宫,当了一回临时解说员。故地重游,他感慨万千。“令我惊异的是,我临离开故宫时的那幅陈旧、衰败的景象不见了。到处都修缮得焕然一新。”“在御花园里,我看到那些在阳光下嬉戏的孩子,在茶座上品茗的老人。我感到这里的阳光也比从前明亮了。我相信故宫也获得了新生。”(文字统筹 许陈静 记者 朱东君 王肖潇)
责编:邢若宸